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排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及汽车后排座椅。
背景技术:
2.有些车型的后排座椅需要向前翻倒功能,尤其在suv车型、mpv车型中后排座椅向前翻倒的功能更加凸显重要。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在后排座椅靠背上安装枢转轴来实现翻转。当用户需要向前翻倒座椅时,解锁后手动向前施加推力以使得座椅翻倒;当用户需要翻起座椅时,需要用力抬起座椅然后锁定,其抬起操作比较给力,便利性能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并省力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及汽车后排座椅。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包括固定座和呈四六布置的两个座椅靠背框架;
5.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安装座,两个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连接;
6.每个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都连接有一根扭杆,其中,所述扭杆包括依次连接的扭杆固定端、扭杆主体和扭杆随动端;
7.在所述扭杆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扭杆固定端与所述扭杆随动端处于所述扭杆主体的同一侧且相互平行;
8.所述扭杆固定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扭杆固定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在20
°‑
30
°
之间;
9.所述扭杆随动端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固定连接,并能够随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转动而摆动;
10.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扭杆随动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在90
°‑
120
°
之间;
11.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处于向前翻倒状态时,所述扭杆随动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在0
°‑
20
°
之间。
1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扭杆固定端、所述扭杆主体和所述扭杆随动端一体成型。
13.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扭杆主体限位的限位支架,所述扭杆主体穿过所述限位支架的通孔。
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顶部具有靠背锁。
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部具有行李箱解锁总成。
1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主安装板和处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两侧的两块副安装板;
17.所述主安装板和所述副安装板都与所述底板连接;
18.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安装板之间通过枢转轴连接,所述扭杆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副安装板上。
1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安装套筒;所述枢转轴的端部与所述安装套筒的筒壁之间配置有轴承。
2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套筒的端部具有端盖,所述端盖具有用于所述枢转轴穿过的端盖通孔,所述枢转轴与所述端盖通孔间隙配合。
2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扭杆固定端上具有朝向所述副安装板侧延伸的定位端;
22.所述副安装板上具有安装板通孔,所述定位端穿过所述安装板通孔。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及汽车后排座椅,在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处于初始状态时,扭杆随动端给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向前的作用力,当用户需要向前放倒时,解锁后只需稍微向前一推,在扭杆的作用下带动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向前翻倒,该过程中,扭杆对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做正功;当扭杆随动端与扭杆固定端平行时,在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的重力作用下,会继续向下翻转至最开位置,该过程中,扭杆对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做负功;当用户抬起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时,扭杆先做正功,帮助克服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重力,有助于用户翻起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及汽车后排座椅,在解锁后,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在扭杆的作用下可自动向前翻倒到位,在抬起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初始阶段,扭杆也会提供助力,大大减小了抬起座椅靠背框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时所需要的力,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27.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29.图2为扭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固定座与座椅靠背框架连接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
向。
3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包括固定座2和呈四六布置的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
33.固定座2包括底板21和设置在底板21上的安装座22,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分别与安装座22可枢转连接。
34.每个座椅靠背框架1与安装座22之间都连接有一根扭杆3。其中,扭杆3包括依次连接的扭杆固定端31、扭杆主体32和扭杆随动端33。
35.在扭杆3处于初始状态时,扭杆固定端31与扭杆随动端33处于扭杆主体32的同一侧且相互平行。
36.扭杆固定端31与安装座22固定连接,扭杆固定端31与底板21之间的夹角在20
°‑
30
°
之间。
37.扭杆随动端33与座椅靠背框架1固定连接,并能够随着座椅靠背框架1的转动而摆动。
38.在座椅靠背框架1处于初始状态时,扭杆随动端33与底板21之间的夹角在90
°‑
120
°
之间。
39.在座椅靠背框架1处于向前翻倒状态时,扭杆随动端33与底板21之间的夹角在0
°‑
20
°
之间。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为汽车后排座椅的靠背机构,其为四六式放倒结构。
41.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包括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固定座2和两根扭杆3。
42.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呈四六式布置,也即是为一个座椅靠背框架1为后排座椅靠背总宽度的40%,另一个为后排座椅靠背总宽度的60%。
43.固定座2包括底板21和安装座22,底板21用于与汽车地板连接,安装座22设置在底板21上用于连接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两个座椅靠背框架1分别与安装座22可枢转连接,从而可翻转放倒。具体地,座椅靠背框架1的底梁11与安装座22通过转轴连接。
44.每个座椅靠背框架1的底梁11与安装座22之间都连接有一根扭杆3。扭杆3包括扭杆固定端31、扭杆主体32和扭杆随动端33,扭杆固定端31、扭杆主体32和扭杆随动端33依次连接。在扭杆3处于初始状态时,其未受力,扭杆3呈u形,扭杆固定端31与扭杆随动端33处于扭杆主体32的同一侧且相互平行。
45.扭杆固定端31与安装座22固定连接,扭杆固定端31与安装座22可焊接或通过固定件连接。扭杆固定端31固定在安装座22上,保持不动,并且扭杆固定端31向前向上延伸,扭杆固定端31与底板21之间的夹角在20
°‑
30
°
之间。
46.扭杆随动端33通过固定支架12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底梁11上,扭杆随动端33能够随着座椅靠背框架1的转动而前后摆动,从而改变扭杆随动端33与扭杆固定端31之间的角度,以对座椅靠背框架1产生相应的作用。
47.在座椅靠背框架1处于初始状态或常态时,座椅靠背框架1稍微向后倾斜,汽车后排座椅处于可乘坐状态。此时,扭杆随动端33与底板21之间的夹角在90
°‑
120
°
之间,因此,扭杆3对座椅靠背框架1产生向前的拉力。在座椅靠背框架1处于向前翻倒状态时,扭杆随动端33与底板21之间的夹角在0
°‑
20
°
之间,此时,扭杆3对座椅靠背框架1产生向上的拉力。
48.常态时,座椅靠背框架1被锁定。当解锁座椅靠背框架1后,扭杆3的拉力助于座椅靠背框架1向前翻倒,该过程中扭杆3对座椅靠背框架1做正功。当扭杆随动端33与扭杆固定端31平行时,扭杆3不再产生作用力,但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重力作用下,会继续向下翻转至最开位置,该过程中扭杆3对座椅靠背框架1做负功。当用户抬起座椅靠背框架1时,扭杆3先做正功,帮助克服座椅靠背框架1的重力,有助于用户翻起座椅靠背框架1,在扭杆随动端33向后越过扭杆固定端31后,扭杆3做负功,此时扭杆3已经帮助用户将座椅靠背框架1抬起一定角度,用户后续可轻松克服扭杆3的扭力将座椅靠背框架1后推到位。
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在解锁后,座椅靠背框架1在扭杆3的作用下可自动向前翻倒到位,在抬起座椅靠背框架1的初始阶段,扭杆3也会提供助力,大大减小了抬起座椅靠背框架1时所需要的力,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
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扭杆固定端31、扭杆主体32和扭杆随动端33一体成型。扭杆3为钢杆,其扭杆固定端31、扭杆主体32和扭杆随动端33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可提供较好的扭力。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对扭杆主体32限位的限位支架13,扭杆主体32穿过限位支架13的通孔。限位支架13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底梁11上,其具有通孔。扭杆主体32穿过限位支架13的通孔,限位支架13对扭杆主体32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扭杆3装配的稳定性。
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的顶部具有靠背锁5。在将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安装在车身上后,靠背锁5用于将座椅靠背框架1锁住。靠背锁5为现有技术中的后排座椅的靠背锁,在此不再详述。
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具有行李箱解锁总成6。在将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安装在车身上后,用户可从行李箱操作行李箱解锁总成6解锁座椅靠背框架1。行李箱解锁总成6现有技术中的后排座椅的行李箱解锁总成,在此不再详述。
5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座22包括主安装板221和处于主安装板221的两侧的两块副安装板222。
55.主安装板221和副安装板222都与底板21连接。
56.座椅靠背框架1与主安装板221之间通过枢转轴14连接,扭杆固定端31固定安装在副安装板222上。
57.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包括主安装板221和两块副安装板222。两块副安装板222处于主安装板221的左右两侧。主安装板221和两块副安装板222都连接在底板21上。
58.每个座椅靠背框架1的底梁11都通过一根枢转轴14与主安装板221连接,枢转轴14可相对于主安装板221转动,以实现座椅靠背框架1的翻转。两根的扭杆3的扭杆固定端31对应地固定安装在两块副安装板222上。
5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安装板22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安装套筒223。枢转轴14的端部与安装套筒223的筒壁之间配置有轴承4。
60.本实施例中,主安装板2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套筒223,安装套筒223与主安装板221一体成型。两根枢转轴14与两个安装套筒223对应装配。枢转轴14的一端与座椅靠背框架1的底梁11固定连接,枢转轴14的另一端穿入安装套筒223中,并在枢转轴14
的端部与安装套筒223的筒壁之间配置有轴承4,利于枢转轴14的转动。
6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套筒223的端部具有端盖224,端盖224具有用于枢转轴14穿过的端盖通孔2241,枢转轴14与端盖通孔2241间隙配合。端盖224可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套筒223的端部,起到保护安装套筒223中的轴承的作用。
6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扭杆固定端31上具有朝向副安装板222侧延伸的定位端311。副安装板222上具有安装板通孔2221,定位端311穿过安装板通孔2221。定位端311与扭杆固定端31一体成型。在安装固定扭杆固定端31时,先将定位端311插入安装板通孔2221中,然后再通过固定件(例如卡箍)将扭杆固定端31固定在副安装板222上,方便扭杆固定端31与副安装板222的装配,并提高了装配稳定性。
6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
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排座椅,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采用前述的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
65.有关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考前面对后排座椅靠背框架结构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66.常态时,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被锁定。当解锁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后,扭杆3的拉力助于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向前翻倒,该过程中扭杆3对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做正功。当扭杆随动端33与扭杆固定端31平行时,扭杆3不再产生作用力,但在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重力作用下,会继续向下翻转至最开位置,该过程中扭杆3对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做负功。当用户抬起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时,扭杆3先做正功,帮助克服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重力,有助于用户翻起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在扭杆随动端33向后越过扭杆固定端31后,扭杆3做负功,此时扭杆3已经帮助用户将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抬起一定角度,用户后续可轻松克服扭杆3的扭力将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后推到位。
6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排座椅,在解锁后,汽车后排座椅靠背在扭杆3的作用下可自动向前翻倒到位,在抬起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初始阶段,扭杆3也会提供助力,大大减小了抬起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时所需要的力,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
68.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6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