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料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矿车及石料防漏槽。
背景技术:
2.矿车是矿山轨道运输的专用车辆,为适应井下巷道狭小的条件,外形尺寸紧凑,有货车、人车、料车等,矿车是矿山中输送煤、矿石和废石等散状物料的窄轨铁路搬运车辆,一般须用机车或绞车牵引。
3.大型铲车装载机的铲斗通常会超过矿车的长度,而两个相邻矿车之间存在间距,在装载的过程中石料不能达到完全被装入矿车内,有些会溢出到外面,随着装载次数的不断增加,溢出的石料会堆积的越多,造成浪费或需要人工进行清理,消耗人力物力,且不同类型的矿车存在不同的间距,更是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车及石料防漏槽。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6.第一方面,一种矿车石料防漏槽,包括:
7.第一铰链板:其侧边设置有第一挡板,一端设有铰链口,另一端端置于第一矿车内;
8.第二铰链板:其侧边设置有第二挡板,一端设有铰链口,另一端端置于第二矿车内;
9.中心轴:用于连接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
10.其中,所述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的底面设有固定件,用于卡合第一矿车和第二矿车的箱边,所述第一铰链板的宽度大于第二铰链板的宽度,所述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以所述中心轴为支点转动。
11.结合第一方面,在其底部还设有伸缩杆,包括锁紧件,其中,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二铰链板的底面设有连接件。
12.结合第一方面,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底面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
13.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连接头为钩环。
14.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隔挡层,用于保护所述中心轴。
15.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固定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铰链板的宽度。
16.结合第一方面,所述中心轴还设有轴承,用于提高所述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的转动效率。
17.第二方面,一种石料矿车,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矿车石料防漏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车及石料防漏槽,石料防漏槽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两辆矿车上架设石料防漏槽,减少铲斗
内的物料会倾卸到矿车外部的几率,解决了由铲车装载溢流出砂、石料而需要人工清理的问题,减少了矿业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可拆卸,能对不同矿车间距进行石料防漏和分流,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车石料防漏槽的正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矿车石料防漏槽的立体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参考图。
23.图中:1-第一铰链板,2-第二铰链板,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中心轴,6-固定件,7-连接头,8-连接件,9-伸缩杆,10-锁紧件,11-第一矿车,12-第二矿车。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矿车及石料防漏槽的优选结构。
26.实施例1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一种矿车石料防漏槽,包括:
28.第一铰链板1:其侧边设置有第一挡板3,一端设有铰链口,另一端端置于第一矿车11内;
29.第二铰链板2:其侧边设置有第二挡板4,一端设有铰链口,另一端端置于第二矿车12内;
30.中心轴5: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板1和所述第二铰链板2;
31.其中,所述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的底面设有固定件6,用于卡合第一矿车11和第二矿车12的箱边,所述第一铰链板1的宽度大于第二铰链板2的宽度,所述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以所述中心轴5为支点转动。
32.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相邻矿车之间,对于倾卸石料时能起到防漏作用,防止每次都有物料从矿车间隙倾卸到矿车外部,有效解决随着装载次数的增多,导致地面上大量堆积泥沙、碎石等物料的问题,无需人工再清理地面上的物料,且设有可调节间距的结构,适用于不同间距的矿车,按照实际情况选择。
33.实际应用时,石料从上而下掉落矿车,会有部分未能完全落入矿车箱内,就会洒在矿车之间的间隙,随着装载次数的增多,间隙的石料会堆积的越来越多,因此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主要是起到分流的作用,其中,侧边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可以选择焊接的方式,挡板的作用是防止石料往侧边方向溢出。
34.由于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是采用铰链的方式连接,遇到不同矿车间隙时需要人工调整,因此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的宽度不同的,主要为了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在实际应用时不会相互碰撞,且采用中心轴5固定,当石料落下时,中心轴5也能起到阻挡作用,能拦截可能会从缝隙溢出的细小的粉尘。实际应用时还可能会出现体积较大的石
料落下,因此在铰链口制作时可以适当增加强度,或将其外壁加厚,减少损坏概率,整个结构简单无其他多余结构,操作简单方便,制作成本底。
35.优选的,两块铰链板的底面都设有固定件6,固定件6与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焊接,且固定件6的宽度需大于或等于第二铰链板2的宽度,主要是在实际应用时起到对铰链板的固定作用,能在作业时更稳定,即按照实际矿车间隙调整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形成稳定的角度。
36.整个结构无需焊接在矿车外,只需安装在矿车的箱边,不使用时卸下即可,本实用新型同时起到分流的作用,将其设在两矿车之间,铲车司机把装满砂、石料的铲斗置于石料场卸料矿车上方一定高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铲斗高度,将铲斗缓慢翻转,砂、石料等则会沿防漏槽缓缓分流到两矿车中。为了能确保铲车装载一次的装载量,采用的铲车装载机的铲斗长度应大于一节矿车的长度,小于两节矿车的长度。
37.实施例2
38.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在所述防漏槽底部还设有伸缩杆9,包括锁紧件10,在实际应用时,石料从上而下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使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形成的角度越来越大,进而会使矿车之间的间距增大,或者会影响矿车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尽量不影响矿车的正常使用,在两个铰链板底面之间设置伸缩杆9,用于减少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的张力。
39.其中,所述伸缩杆9与日常所见的伸缩拖把的伸缩杆原理相同,属于手动伸缩杆,在伸缩到合适长度后,利用连接头7和连接件8相互扣合,再通过锁紧件10旋转拧紧,达到固定长度的作用,能减少第一铰链板1和第二铰链板2所产生的张力。为了更方便使用,将所述伸缩杆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板1的底面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更符合实际人工操作。
40.使用方法如下:确定好矿车之间的间距之后,安装防漏槽,固定件6在矿车箱边卡合后,将伸缩杆9扩展到合适的距离,把连接头7和连接件8相互扣合,最后通过锁紧件10旋转拧紧,待石料落下矿车内即可。
41.本实施例所述伸缩杆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