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封袋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封袋是一种压合可自动封口的包装袋。自封袋在生产时通常是将封口拉链铺设在上膜和下膜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封口拉链处于封闭状态,在自封袋制备完成后,可以进行包装运输。客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灌装设备将封口拉链打开进行灌装,因此,制袋机上通常不具有将自封袋的封口拉链打开的装置。但部分客户要求定制封口拉链打开的自封袋,现在通常是对完成生产的自封袋进行人工打开封口拉链,效率低下,而且对于食品类的自封袋还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封袋开口装置,旨在实现提高自封袋封口拉链打开的效率,避免污染自封袋。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封袋开口装置,包括:
5.滑轨,用于与制袋机的机架连接;
6.支架,沿第一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第一路径垂直于制袋机上物料的输送路径;以及
7.分离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分离板用于使封口拉链的凹骨和凸骨分离。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滑座和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座的连接板,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连接板还与所述分离板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滑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分离板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轨上沿所述第一路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座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座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所述支架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将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滑槽的指定位置。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滑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条形孔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将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条形孔的指定位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封袋开口装置还包括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支架和/或所述分离板连接,所述刀片用于对物料的上膜进行切割,且位于所述分离板的分离处的上游,所述分离板沿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支架的两侧延伸。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离板为伸缩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路径伸缩。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刀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或所述分离板。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离板包括垂直设置第一分离部和第二分离部,所述第二分离部位于所述第一分离部的上游,所述支架的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安装部,所述第一分离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分离部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让位间隙,所述第一分离部沿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支架的两侧延伸,用于分离封口拉链,所述第二分离部沿所述输送路径延伸,用于分离物料的上膜和下膜。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离部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分离部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所述让位间隙。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封袋开口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封袋开口装置的滑轨与制袋机的机架连接,沿第一路径在滑轨上滑动支架可以调节分离板与物料在第一路径上的间距,确保分离板位于封口拉链的凸骨和凹骨之间,使分离板适配于不同尺寸的自封袋。分离板在垂直于输送平面的方向上位于物料的上膜和下膜之间,物料沿输送路径移动,经过分离板时,封口拉链的凸骨和凹骨被分离板分隔开,完成封口拉链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自封袋,具有通用性,在物料的输送过程中自动完成对封口拉链的开口,工作效率高,避免了人工接触自封袋,保证了自封袋不被污染。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封袋开口装置的俯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封袋开口装置的左视图。
21.图中:
22.1、滑轨;
23.2、支架;201、滑座;202、连接板;2021、第一连接部;2022、第二连接部;2023、条形孔;203、让位间隙;
24.3、分离板;301、第一分离部;302、第二分离部;
25.4、第二连接件;
26.5、第一连接件;
27.6、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封袋开口装置进行说明。自封袋开口装置,包括滑轨1、支架2和分离板3,滑轨1用于与制袋机的机架连接;支架2沿第一路径
滑动连接于滑轨1,第一路径垂直于制袋机上物料的输送路径;分离板3与支架2连接,分离板3用于使封口拉链的凹骨和凸骨分离。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封袋开口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封袋开口装置的滑轨1与制袋机的机架连接,沿第一路径在滑轨1上滑动支架2可以调节分离板3与物料在第一路径上的间距,确保分离板3位于封口拉链的凸骨和凹骨之间,使分离板3适配于不同尺寸的自封袋。分离板3在垂直于输送平面的方向上位于物料的上膜和下膜之间,物料沿输送路径移动,经过分离板3时,封口拉链的凸骨和凹骨被分离板3分隔开,完成封口拉链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自封袋,具有通用性,在物料的输送过程中自动完成对封口拉链的开口,工作效率高,避免了人工接触自封袋,保证了自封袋不被污染。
31.需要说明的是,封口拉链的凸骨和凹骨分别与物料的上膜和下膜连接。
3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支架2包括滑座201和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滑座201的连接板202,滑座201沿第一路径滑动连接于滑轨1,连接板202还与分离板3连接。
33.本实施例中分离板3连接于连接板202,通过滑座201在滑轨1上沿第一路径滑动可以调节分离板3在第一路径上与封口拉链之间的距离。连接板202沿上下方向与滑座201滑动连接,可以保证分离板3能够位于封口拉链的凸骨和凹骨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更加灵活的调节分离板3的位置,提高开口的准确性,适用范围更广。
3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连接板202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021和第二连接部2022,第一连接部2021用于与滑座201连接,第二连接部2022用于与分离板3连接。
35.第一连接部2021和第二连接部2022呈夹角设置,第二连接部2022与分离板3连接,能够确保分离板3在第一路径的位置与封口拉链一致,增加与分离板3的接触面积,提高与分离板3的连接稳定性。第一连接部2021与滑座201连接,同样可以提高与滑座201的连接稳定性。
36.可选的,第一连接部2021和第二连接部2022垂直,分离板3设于第二连接部2022的底部,增加分离板3与第二连接部2022的连接稳定性。
37.可选的,连接板202为“l”形构件。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滑轨1上沿第一路径开设有滑槽,滑座201滑动设于滑槽内,且滑座201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第一路径,支架2还包括螺纹连接于固定孔的第一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5能够将滑座201固定于滑槽的指定位置。
39.将滑座201沿第一路径滑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第一连接件5将滑座201固定于滑轨1上,提高了滑座201与滑轨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在分离板3对封口拉链进行开口时沿第一路径发生偏移,影响对封口拉链的开口。另外,本结构操作方便,可以快速的调节第一连接件5,使滑座201与滑轨1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可以快速有效的调节滑座201在滑轨1上的位置。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连接板202上开设有条形孔2023,滑座201上开设有与条形孔2023相适配的连接孔,支架2还包括与连接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4能够将滑座201固定于条形孔2023的指定位置。
41.将第二连接件4与连接孔分离,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板202至指定位置,然后使连
接孔与条形孔2023相对应,通过第二连接件4将连接板202固定于滑座201上,从而使分离板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指定位置。
42.可选的,第二连接件4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穿过连接孔和调节孔,螺母将其锁定。
43.具体地,条形孔2023的沿上下方向延伸。
4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自封袋开口装置还包括刀片6,刀片6与支架2和/或分离板3连接,刀片6用于对物料的上膜进行切割,且位于分离板3的上游,分离板3沿第一路径向支架2的两侧延伸。
45.在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时会在物料上进行双排作业,即同一卷物料沿幅宽方向生产两排自封袋。在对自封袋的封口拉链进行开口作业时,需要同时对两排封口拉链进行开口处理。
46.物料输送至本装置时,刀片6将物料的上膜沿输送路径切开,下膜保持连接,保证物料输送过程中的整体性,分隔后的物料经过分离板3时,分离板3分别将两排封口拉链进行开口处理。本装置可以同时对双排物料进行开口处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切割上模是为了避免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与本装置发生干涉。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分离板3为伸缩构件,能够沿第一路径伸缩。
48.根据不同尺寸的物料,物料上两排封口拉链的间距不同,通过调节分离板3沿第一路径的伸缩量可以对两排封口拉链进行开口作业,扩大了适用范围。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刀片6转动连接于支架2和/或分离板3。
50.根据切割物料的厚度不同,可以调节刀盘与支架2和/或分离板3之间的角度,可以对物料进行有效切割,提高刀片6的使用寿命。
5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分离板3包括垂直设置第一分离部301和第二分离部302,第二分离部302位于第一分离部301的上游,支架2的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安装部,第一分离部301与安装部连接,第二分离部302与支架2之间形成让位间隙203,第一分离部301沿第一路径向支架2的两侧延伸,用于分离封口拉链,第二分离部302沿输送路径延伸,用于分离物料的上膜和下膜。
52.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线经过第二分离部302,第二分离部302将物料的上模和下膜分离,然后物料输送至刀片6处再被刀片6切割分离,继而输送至第一分离部301使封口拉链被开口。本结构先对物料的上模和下膜进行分离,避免刀片6切割时深度不精确容易将物料整体切断,或无法将上模切割,造成后续第一分离部301无法对封口拉链进行开口处理。
5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离部301形成分离处。
5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第一分离部301与支架2连接,第二分离部302与支架2之间形成让位间隙203。
55.第二分离部302与支架2之间形成让位间隙203,可以确保上模位于让位间隙203内,下面位于第二分离部302的下方,可以有效将上模和下膜分离,也可以确保切刀只对上模进行切割。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