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2.混泥土浇筑指的是将混泥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帷幕灌浆等施工方法中,往往需要在堤坝山坡等复杂地形施工,施工时需要把混泥土等材料灌到预先挖好的深孔中制成预定形体,混泥土浇筑时,混泥土的自由落体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而人们在对混泥土进行浇筑时,普遍采用机械设备来进行浇筑。
3.现有的cn212077941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包括:管道主体、马达和旋钮,管道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上嵌入设置有开关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道主体的底端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外端粘接有防滑贴,出料口设置成漏斗状;针对上述技术需要在设备周围浇筑,不够灵活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搅拌机构和插入地下的浇筑管,所述搅拌机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分料管,分料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一端固定连接于分装头,分装头一端固定连接于浇筑管。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料管与软管之间通过软管卡扣固定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一端连接有分装头,软管与分装头之间通过软管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分装头外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浇筑管上端通过浇筑管卡扣固定连接于分装头;浇筑管下端固定安装有加固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头的侧面开有浇筑管出料口,加固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浇筑管钉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的底端安装有脚钉。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方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料管、软管、分装头和浇筑管的端头均有方形凸台结构。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4.1.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具有浇筑材料从出料口流入到分料管时,分成两份从分料管两侧流出经过软管流入到分装头中,分料管两侧倾斜,防止材料堆积在分料管中,再通过分装头连接浇筑管浇筑,可同时对两处钻孔进行浇筑;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长度材质的软管,灵活调控长度的优点。
15.2.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具有加固头可防止浇筑材料从高处落下时冲击浇筑管造成损坏,侧面开孔可以防止浇筑材料堵塞在浇筑管底部,浇筑管钉头可防止浇筑管在浇筑过程中产生位移,震动电机可以消除建筑材料中的气泡,使浇筑材料更加均匀,成品效果更好的优点。
16.3.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具有拆卸安装灵活方便,适合在山坡堤坝等复杂地形安装施工的优点。
1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装头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浇铸管头结构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头局部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装管端头局部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浇筑管一端局部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搅拌机构、2-出料口、3-分料管、4-软管卡扣、5-脚钉、6-软管、7-分装头、8-震动电机、9-支撑架、10-浇筑管卡扣、11-浇筑管、12-加固头、13-浇筑管钉头、14-浇筑管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3.实施例1:
34.如图1-4所示,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搅拌机构1和插入地下的浇筑管11,所述搅拌机构1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料口2,出料口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分料管3,分料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6,软管6一端固定连接于分装头7,分装头7一端固定连接于浇筑管11;搅拌机构1采用普通的叶片式搅拌,在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本实施例未对其作出创造性劳动,故不做赘述。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料管3与软管6之间通过软管卡扣4固定连接;软管6可根据实际施工中孔间距进行更换,灵活调控长度。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6一端连接有分装头7,软管6与分装头7之间通过软管卡扣4固定连接;所述分装头7外壁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支撑架9底部与地面接触,分装头7底部悬空,用于安装浇筑管11。
37.本实施例中:浇筑材料从出料口2流入到分料管3时,分成两份从分料管3两侧流出经过软管6流入到分装头7中,再通过分装头7连接浇筑管11浇筑,可同时对两处钻孔进行浇筑;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长度材质的软管6,灵活调控长度。
38.实施例2:
39.一种水利工程混泥土浇筑装置,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如图1-4所示,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筑管11上端通过浇筑管卡扣10固定连接于分装头7;浇筑管1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固头12;当浇筑管11过长时,浇筑材料从高处落下会冲击浇筑管11底端,加装加固头12增加结构强度。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头12的侧面开有浇筑管出料口14,防止浇筑材料堵塞,加固头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浇筑管钉头13;浇筑管钉头13插入地面,防止浇筑管11在浇筑过程中发生震动偏移等情况。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1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脚钉5,脚钉5插入地面,防止搅拌机构1在工作时发生偏移侧翻等情况。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9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8,当浇筑完成后,
震动电机8工作,震动浇筑管11消除浇筑材料中的气泡,同时因为分装头7通过软管6与搅拌机构1相连,不会影响搅拌机构1工作。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料管3、软管6、分装头7和浇筑管11的端头均有方形凸台结构,防止管道通过卡扣相连时脱落。
45.本实施例中:加固头12可防止浇筑材料从高处落下时冲击浇筑管11造成损坏,侧面开孔可以防止浇筑材料堵塞在浇筑管11底部,浇筑管钉头13可防止浇筑管11在浇筑过程中产生位移,震动电机8可以消除建筑材料中的气泡,使浇筑材料更加均匀,成品效果更好。
46.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搅拌机构1经过出料口2输出浇筑材料到分料管3,经过软管6、分装头7和浇筑管11到达孔中完成浇筑,软管6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更换成任意长度和材料;搅拌机构1底部有脚钉5防止搅拌机构1在工作时发生偏移侧翻等情况,震动电机8可消除浇筑材料中的气泡,使浇筑效果更好;加固头12可以在防止浇筑管11受损的同时,侧开口防止浇筑材料堵塞和底部有浇筑管钉头13防止浇筑管11发生位移。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