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铁塔是电力运输系统和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基础中继设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存的铁塔面临着扩建和加载新设施的需要,而现存的各种铁塔有的已经达到其设计的承载能力,有的已经使用很长时间,跟不上现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重新翻新的代价又太大,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现有铁塔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以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风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能够提高现有铁塔的承载能力和抗风能力。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所述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包括:支柱本体、加固角钢、十字连接板和对角加固连接件,所述加固角钢与支柱本体所用角钢规格相同,所述支柱本体与加固角钢对角放置,所述支柱本体与加固角钢之间安装十字连接板,所述十字连接板的一侧侧板宽度与所用角钢一侧侧边的宽度相同,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对称的安装在十字连接板的两侧,所述支柱本体与加固角钢的同侧侧边通过对角加固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十字连接板上。
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由连接件本体和两侧压板组成,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的梯形凸块,所述底板的长度为支柱本体所用角钢侧边宽度的2~2.5倍,所述梯形凸块的底边长度与所述十字连接板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梯形凸块的两个侧面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压板为折板,所述折板包括上折脚和下折脚,所述下折脚与底板之间设置相匹配的螺栓孔,通过底脚螺栓连接,所述折板的上折脚通过定位螺栓与十字连接板和相应的角钢侧边连接。所述底板的厚度为所述梯形凸块厚度的5~7倍,所述梯形型凸块的厚度不小于15mm。所述凸块的宽度为支柱本体所用角钢的侧边宽度的1/4~1/2。所述每个上折脚上的定位螺栓共有两个,两个定位螺栓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梯形凸块的两侧。所述梯形凸块的中间设置张力调节孔。
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十字连接板同一侧的任意相邻两个对角加固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5m。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十字连接板的每个侧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角钢铁塔结构的优化改造,在不损毁原有铁塔结构的基础上在角钢支柱位置增加加固角钢,并通过使用十字连接板和对角加固连接件,将二者连为一体,有效提高了铁塔支柱的承重能力和抗风能力,使其能够满足
现有电力和通信领域的扩建和加载设施的需要。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0.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1.1.支柱本体、2.加固角钢、3.十字转接板、4、连接件本体、5、压板、6、底脚螺栓、7、定位螺栓;
12.401.底板、402.梯形凸块、403.张力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15.实施例1
16.一种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所述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包括:支柱本体1、加固角钢2、十字连接板和3对角加固连接件,所述加固角钢2与支柱本体1所用角钢规格相同,所述支柱本体1与加固角钢2对角放置,所述支柱本体1与加固角钢2之间安装十字连接板3,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一侧侧板宽度与所用角钢一侧侧边的宽度相同,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对称的安装在十字连接板3的两侧,位于所述十字连接板3同一侧的任意相邻两个对角加固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为50cm,所述支柱本体1与加固角钢2的同侧侧边通过对角加固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十字连接板3上。
17.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由连接件本体4和两侧压板5组成,所述连接件本体4包括底板401和固定在所述底板401的中间位置的梯形凸块402,所述底板401的长度为支柱本体1所用角钢侧边宽度的2.5倍,所述梯形凸块402的底边长度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两个侧面与底板401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压板5为折板,所述折板包括上折脚和下折脚,所述下折脚与底板401之间通过底脚螺栓6连接,所述折板的上折脚通过定位螺栓7与十字连接板3和相应的角钢侧边连接。
18.通过这种方式,在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安装时,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两个侧面可以顶住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内侧,一侧压板5的上折脚将支柱本体1所用的角钢的内侧侧边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一个被顶住的侧板压合的同时用定位螺栓7将支柱本体1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侧板相对固定,而另一侧压板5的上折脚将加固角钢2相应一侧侧边与十字连接板3的另一个被顶住的侧板压合,并同样使用定位螺栓7相对固定。这样,一方面将加固角钢2与支柱本体1通过十字连接板3连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十字连接板3受力之后两侧内缩,将支柱本体1的侧向受力转化为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的梯形凸块402两侧挤压受力,有效提高了支柱本体1的纵向承重能力和横向抗变形能力。
19.所述底板401的厚度为所述梯形凸块402厚度的7倍,所述梯形型凸块402的厚度为15mm。所述每个上折脚上的定位螺栓7共有两个,两个定位螺栓7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两侧。定位螺栓7对称安装可以提高整体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所述梯形凸块402两侧
受力失衡,影响使用寿命,底板401较厚一方面有利于与角钢两侧搭接,另一方面可以为定位螺栓7安装留出足够的空间。所述梯形凸块402的宽度为支柱本体1所用角钢的侧边宽度的1/4,所述梯形凸块402宽度决定了梯形凸块402两侧侧面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内侧的直接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对侧向变形挤压的承受力越好。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中间还设置张力调节孔403,可以防止瞬间受力过大后梯形凸块402无法快速恢复。
20.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每个侧板的厚度为10mm,侧板太薄的话整体结构强度较低,容易在对角加固连接件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影响整体的强度。
21.实施例2
22.一种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所述角钢铁塔的支柱加固结构包括:支柱本体1、加固角钢2、十字连接板和3对角加固连接件,所述加固角钢2与支柱本体1所用角钢规格相同,所述支柱本体1与加固角钢2对角放置,所述支柱本体1与加固角钢2之间安装十字连接板3,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一侧侧板宽度与所用角钢一侧侧边的宽度相同,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对称的安装在十字连接板3的两侧,位于所述十字连接板3同一侧的任意相邻两个对角加固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为40cm,所述支柱本体1与加固角钢2的同侧侧边通过对角加固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十字连接板3上。
23.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由连接件本体4和两侧压板5组成,所述连接件本体4包括底板401和固定在所述底板401的中间位置的梯形凸块402,所述底板401的长度为支柱本体1所用角钢侧边宽度的2倍,所述梯形凸块402的底边长度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两个侧面与底板401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压板5为折板,所述折板包括上折脚和下折脚,所述下折脚与底板401之间通过底脚螺栓6连接,所述折板的上折脚通过定位螺栓7与十字连接板3和相应的角钢侧边连接。
24.通过这种方式,在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安装时,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两个侧面可以顶住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内侧,一侧压板5的上折脚将支柱本体1所用的角钢的内侧侧边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一个被顶住的侧板压合的同时用定位螺栓7将支柱本体1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侧板相对固定,而另一侧压板5的上折脚将加固角钢2相应一侧侧边与十字连接板3的另一个被顶住的侧板压合,并同样使用定位螺栓7相对固定。这样,一方面将加固角钢2与支柱本体1通过十字连接板3连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十字连接板3受力之后两侧内缩,将支柱本体1的侧向受力转化为所述对角加固连接件的梯形凸块402两侧挤压受力,有效提高了支柱本体1的纵向承重能力和横向抗变形能力。
25.所述底板401的厚度为所述梯形凸块402厚度的57倍,所述梯形型凸块402的厚度为于25mm。所述每个上折脚上的定位螺栓7共有两个,两个定位螺栓7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两侧。定位螺栓7对称安装可以提高整体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所述梯形凸块402两侧受力失衡,影响使用寿命,底板401较厚一方面有利于与角钢两侧搭接,另一方面可以为定位螺栓7安装留出足够的空间。所述梯形凸块402的宽度为支柱本体1所用角钢的侧边宽度的1/42,所述梯形凸块402宽度决定了梯形凸块402两侧侧面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内侧的直接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对侧向变形挤压的承受力越好。所述梯形凸块402的中间还设置张力调节孔403,可以防止瞬间受力过大后梯形凸块402无法快速恢复。
26.所述十字连接板3的每个侧板的厚度为于12mm,侧板太薄的话整体结构强度较低,容易在对角加固连接件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影响整体的强度。
27.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沿支柱本体1连续分布的对角加固连接件将加固角钢2、十字连接板3与支柱本体练成一个整体的承重结构,有效提高了角钢铁塔的整体承重能力和横向受力变形回复能力,提高了铁塔的使用寿命。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