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滑枕套。
背景技术:
2.枕套是现代枕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是不用枕套的,他们使用枕芯加上枕巾组成,现代的枕套有三种普通的一片包型,牛津型和缀边型,三种枕套都有一个固定枕头的内封品,这样便不用在两侧实行一些加固措施了,棉布、棉涤和人造纤维都可以用来缝制枕套,但是最舒适的枕套材料是纯棉质地的布料,透气性和吸湿性好,并且不刺激皮肤。
3.传统的枕套具有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优点,但仍然存在其不足之处。
4.传统的枕套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睡眠时头部的动作易带动枕芯,使枕芯在枕套的内部产生偏移,导致睡眠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枕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枕芯易偏移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枕套,包括真丝布片,还包括收束结构以及固定键;
7.所述真丝布片的两侧和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花边,且真丝布片前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棉布片,所述第一棉布片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咪齿,且真丝布片前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棉布片,所述第二棉布片靠近第一棉布片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咪齿,且第一咪齿与第二咪齿之间连接有拉头,所述真丝布片前端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弹性带,且真丝布片前端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弹性带,所述固定键位于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之间;
8.所述收束结构位于真丝布片前端两侧的上下两端;
9.所述收束结构包括收束带,所述收束带均安装于真丝布片前端两侧的上下两端,且收束带的前端均安装有毛端面,所述真丝布片前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刺端面。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底端延伸至真丝布片的前端中间位置处,且第一弹性带的顶端延伸至真丝布片的前端中间位置处。
11.优选的,所述收束带可以进行翻转,且毛端面与刺端面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毛端面与刺端面可以相互粘结。
12.优选的,所述固定键包括推杆、滑槽、卡槽、活动杆、卡块、伸缩弹簧和滑块,所述滑槽安装于第一弹性带的顶端,且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推杆,且滑槽内部的推杆外壁均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滑块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杆,且卡槽均安装于第二弹性带底端的两侧,且活动杆靠近卡槽的一侧均安装有卡块。
13.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一端均穿过滑槽,且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滑槽的两侧;
14.所述推杆均通过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杆的顶端均穿过滑槽。
15.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均延伸至卡槽之间,且卡块均位于卡槽的内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置于枕芯的前端,随后将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相互靠近,将活动杆置于推杆之间,随后将推杆松开,在伸缩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通过滑块带动活动杆,使活动杆逐渐靠近卡槽,通过活动杆带动卡块,使卡块进入卡槽的内部,将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进行连接,通过第一弹性带与第二弹性带的弹力将枕芯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将收束带翻转到枕芯的前端,并将收束带带有毛端面的一端与刺端面靠近,通过毛端面与刺端面之间相互粘结,将枕芯的四角进行固定,真丝布片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第一棉布片与第二棉布片床体接触,通过第一棉布片与第二棉布片的摩擦力,防止枕头滑动,该结构实现了对枕芯的固定,防止睡眠的过程中枕芯的移动,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花边;2、毛端面;3、真丝布片;4、第一弹性带;5、收束带;6、刺端面;7、第二弹性带;8、第一棉布片;9、固定键;901、推杆;902、滑槽;903、卡槽;904、活动杆;905、卡块;906、伸缩弹簧;907、滑块;10、拉头;11、第二棉布片;12、第一咪齿;13、第二咪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一种防滑枕套,包括真丝布片3,还包括收束结构以及固定键;
25.真丝布片3的两侧和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花边1,且真丝布片3前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棉布片8,第一棉布片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咪齿13,且真丝布片3前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棉布片11,第二棉布片11靠近第一棉布片8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咪齿12,且第一咪齿12与第二咪齿13之间连接有拉头10,真丝布片3前端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弹性带7,且真丝布片3前端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弹性带4,第二弹性带7的底端延伸至真丝布片3的前端中间位置处,且第一弹性带4的顶端延伸至真丝布片3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固定键9位于第一弹性带4和第二弹性带7之间;
26.收束结构位于真丝布片3前端两侧的上下两端;
27.请参阅图1-5,一种防滑枕套还包括收束结构,收束结构包括收束带5,收束带5均安装于真丝布片3前端两侧的上下两端,且收束带5的前端均安装有毛端面2,真丝布片3前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刺端面6;
28.收束带5可以进行翻转,且毛端面2与刺端面6的位置相互对应,毛端面2与刺端面6
可以相互粘结;
29.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将收束带5翻转到枕芯的前端,并将收束带5带有毛端面2的一端与刺端面6靠近,通过毛端面2与刺端面6之间相互粘结,将枕芯的四角进行固定,真丝布片3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第一棉布片8与第二棉布片11床体接触,通过第一棉布片8与第二棉布片11的摩擦力,防止枕头滑动,该结构实现了对枕芯的固定。
30.实施例2:固定键9包括推杆901、滑槽902、卡槽903、活动杆904、卡块905、伸缩弹簧906和滑块907,滑槽902安装于第一弹性带4的顶端,且滑槽902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块907,滑块90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推杆901,且滑槽902内部的推杆901外壁均套设有伸缩弹簧906,滑块907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杆904,且卡槽903均安装于第二弹性带7底端的两侧,且活动杆904靠近卡槽903的一侧均安装有卡块905;
31.推杆901的一端均穿过滑槽902,且推杆901的一端均延伸至滑槽902的两侧;
32.推杆901均通过滑块907与滑槽902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杆904的顶端均穿过滑槽902;
33.活动杆904的顶端均延伸至卡槽903之间,且卡块905均位于卡槽903的内部;
34.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相互靠近,将活动杆904置于推杆901之间,随后将推杆901松开,在伸缩弹簧906的反作用力下,使滑块907在滑槽902的内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通过滑块907带动活动杆904,使活动杆904逐渐靠近卡槽903,通过活动杆904带动卡块905,使卡块905进入卡槽903的内部,将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进行连接,通过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的弹力将枕芯进行固定。
35.工作原理:使用者将推杆901向滑槽902的内部推动,通过推杆901推动滑块907,使滑块907在滑槽902的内部滑动,且方向为相互靠近,使伸缩弹簧906拉伸,通过滑块907带动活动杆904相互靠近,通过活动杆904带动卡块905,使卡块905从卡槽903的内部抽出,将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分离,随后使用者将第二弹性带7和第一弹性带4均放置于使用者将拉头10向上拉动,将第一咪齿12与第二咪齿13分离,将第二棉布片11与第一棉布片8之间的开口打开,将枕芯通过第二棉布片11与第一棉布片8之间的开口处塞入枕套的内部,将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置于枕芯的前端,随后将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相互靠近,将活动杆904置于推杆901之间,随后将推杆901松开,在伸缩弹簧906的反作用力下,使滑块907在滑槽902的内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通过滑块907带动活动杆904,使活动杆904逐渐靠近卡槽903,通过活动杆904带动卡块905,使卡块905进入卡槽903的内部,将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进行连接,通过第一弹性带4与第二弹性带7的弹力将枕芯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将收束带5翻转到枕芯的前端,并将收束带5带有毛端面2的一端与刺端面6靠近,通过毛端面2与刺端面6之间相互粘结,将枕芯的四角进行固定,真丝布片3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第一棉布片8与第二棉布片11床体接触,通过第一棉布片8与第二棉布片11的摩擦力,防止枕头滑动。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