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空压机根据种类不同,用途也是不同的,在电力工业、化纤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都可以用到,空压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对这些热量进行回收后,可实现对热量的重新利用。
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8002273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左侧设置有空压机本体,所述底板的上部空压机本体的右侧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均贯穿出处理箱且与空压机本体的左侧连通,所述处理箱的右侧设置有抽水机构,所述底板的上部处理箱的右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储水箱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抽水机构包括出水管、水泵、进才管,所述出水管安装在处理箱的右侧下端,上述装置虽然可以将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进行热能回收使用,但是当处理箱内冷却水被加热后需要人工操作将热水排入至储水箱,并且需要人工通过冷却水管向处理箱内重新添加冷却液,一旦人员没有及时的添加冷却水,将直接影响空压机润滑油管的冷却,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将热水排入至储水箱内,并通过人工通过冷却水管手动向处理箱内重新添加冷却液,一旦人员没有及时的添加冷却水,将直接影响空压机润滑油管冷却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空压机本体、余热回收箱、用于盛装冷却水的冷水箱以及用于盛装热水的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内设有水量提醒组件,所述热水箱与余热回收箱之间连通设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冷水箱与余热回收箱之间连通设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设有螺旋状的润滑油管,所述润滑油管的进出口均与空压机本体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箱内设有用于控制冷水以及热水进出的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包括安装于余热回收箱外壁上的控制器、安装于余热回收箱顶部的活塞管、密封滑动连接于活塞管内部的活塞杆以及触碰开关,所述活塞管内填充有热胀冷缩性气体,所述触碰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箱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触碰开关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余热回收箱内的水量达到一定温度时,通过启闭组件控制第一水泵以及第二水泵的开启与关闭,使余热回收箱内的热水排入热水箱,同时冷水箱内的冷水会同步进入到余热回收箱对润滑油管进行降温处理,无需人工手动对冷却水
的排放,提高使用效果。
7.为了便于及时对冷水箱内添加冷却水: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量提醒组件包括位于冷水箱内的浮力板、设于浮力板上端的连接杆以及设于冷水箱上端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蜂鸣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蜂鸣器电性连接。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冷水箱内的冷水剩余量较低时,浮力板带动连接杆跟随冷水液面下降,使连接杆压在压力传感器的上端,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蜂鸣器,使蜂鸣器报警对人员进行提示。
10.为了使余热回收箱内的冷却水吸热效率更高: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回收箱的顶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延伸至余热回收箱内部的外杆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动杆。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带动搅动杆对余热回收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搅动,使冷却水可以更加充分的与润滑油管相接触,从而使冷却水吸热效果更好。
13.为了可以将热量传导至活塞管内: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管的底部设有导热块。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导热块吸收余热回收箱内热水的热量,将热量传导至活塞管内,使热胀冷缩性气体受热产生膨胀,可以推动活塞杆向上运动。
16.为了避免热水箱对人员造成烫伤: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箱的外壁上包裹有隔热保温板。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隔热保温板对热水箱内的热量进行隔绝,避免热量传导至热水箱外壁对人员造成烫伤,同时也可以将热量锁在热水箱内提高热水箱的保温效果。
19.为了保证余热回收箱内的热水可以正常排入热水箱: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箱的体积大于余热回收箱的体积。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避免因一个循环的冷热水排放导致热水箱被装满,而在热水箱内热水还未来得及使用时导致下一循环的冷热水排放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空压机本体;2、余热回收箱;21、第一水管;22、第一水泵;23、第二水管;24、第二水泵;25、润滑油管;26、固定架;3、冷水箱;4、热水箱;5、控制器;51、活塞管;52、活塞杆;53、触碰开关;6、浮力板;61、连接杆;62、压力传感器;63、蜂鸣器;7、电机;71、转杆;72、搅动杆;8、导热块;9、隔热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8.如图1-4所示,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空压机本体1、余热回收箱2、用于盛装冷却水的冷水箱3以及用于盛装热水的热水箱4,所述冷水箱3内设有水量提醒组件,所述热水箱4与余热回收箱2之间连通设有第一水管21,所述第一水管21上设有第一水泵22,所述冷水箱3与余热回收箱2之间连通设有第二水管23,所述第二水管23上设有第二水泵24,所述余热回收箱2的内部设有螺旋状的润滑油管25,所述润滑油管25的进出口均与空压机本体1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箱2内设有用于控制冷水以及热水进出的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包括安装于余热回收箱2外壁上的控制器5、安装于余热回收箱2顶部的活塞管51、密封滑动连接于活塞管51内部的活塞杆52以及触碰开关53,所述活塞管51内填充有热胀冷缩性气体,所述触碰开关53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箱2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架26,所述触碰开关53固定连接于固定架26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水泵22与第二水泵24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在余热回收箱2内的水量达到一定温度时,通过启闭组件控制第一水泵22以及第二水泵24的开启与关闭,使余热回收箱2内的热水排入热水箱4,同时冷水箱3内的冷水会同步进入到余热回收箱2对润滑油管25进行降温处理,无需人工手动对冷却水的排放,提高使用效果;所述水量提醒组件包括位于冷水箱3内的浮力板6、设于浮力板6上端的连接杆61以及设于冷水箱3上端的压力传感器62以及蜂鸣器63,所述压力传感器62与蜂鸣器63电性连接,当冷水箱3内的冷水剩余量较低时,浮力板6带动连接杆61跟随冷水液面下降,使连接杆61压在压力传感器62的上端,压力传感器62将信号传递给蜂鸣器63,使蜂鸣器63报警对人员进行提示;所述余热回收箱2的顶端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71,所述转杆71延伸至余热回收箱2内部的外杆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动杆72,通过电机7带动搅动杆72对余热回收箱2内的冷却水进行搅动,使冷却水可以更加充分的与润滑油管25相接触,从而使冷却水吸热效果更好;所述活塞管51的底部设有导热块8,通过导热块8吸收余热回收箱2内热水的热量,将热量传导至活塞管51内,使热胀冷缩性气体受热产生膨胀,可以推动活塞杆52向上运动;所述热水箱4的外壁上包裹有隔热保温板9;通过隔热保温板9对热水箱4内的热量进行隔绝,避免热量传导至热水箱4外壁对人员造成烫伤,同时也可以将热量锁在热水箱4内提高热水箱4的保温效果;所述热水箱4的体积大于余热回收箱2的体积,避免因一个循环的冷热水排放导致热水箱4被装满,而在热水箱4内热水还未来得及使用时导致下一循环的冷热水排放受到影响。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向冷水箱3内添加冷却水,然后通过第二水泵24将冷水箱3内的冷却水输入到余热回收箱2内,空压机本体1工作时的高温润滑油进入到润滑油管25内,通过冷却水进对润滑油管25进行降温,润滑油管25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使余热回收箱2内的冷却水温度升高,同时电机7带动转杆71转动,使搅动杆72对余热回收箱2内的冷却水进行搅动,使冷却水与润滑油管25的接触更加充分,使冷却水的吸热效果更好,而温度升高的冷却水将热温度通过导热块8传递到活塞管51内,使其内部的气体受热产生膨胀,从而推动活塞杆52向上运动,当活塞杆52的上端抵触到触碰开关53时,触碰开关53通过控制器5将第一水泵22以及第二水泵24开启,使余热回收箱2内的热水排入到热水
箱4内,同时通过第二水泵24将冷水箱3内的冷水再次排入到余热回收箱2内,当余热回收箱2内的液体温度较低时,活塞管51内的气体产生收缩,活塞杆52下降脱离对触碰开关53的抵触,使控制器5关闭第一水泵22以及第二水泵24,停止对余热回收箱2内的冷热水的进出,当冷水箱3内的水量减少时,浮力板6随冷水箱3内水位的降低而带动连接杆61下降,当连接杆61的上端压在压力传感器62上方时,压力传感器62将信号传递给蜂鸣器63,蜂鸣器63发出警报,提示人员冷水箱3内水量不足,需要及时添加,以防影响对润滑油管25的正常降温。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