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2.40km 50g pam4(4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光模块的光收发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圆方管体和光纤适配器,其中,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光纤适配器均镶嵌于圆方管体的管口处,且圆方管体内设置有光发射组件。但40km 50g pam4光模块的光接收器接收的光不仅有接收光,还有部分经光学组件反射至的发射光,容易造成光串扰。
3.150km bidi bosa(bidirectional 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单纤双向光收发组件)光模块的光收发组件目前是通用40km 50g pam4(4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光模块的光收发组件。由于150km bidi bosa光模块,其接收光和发射光的波长间隔很小,则更容易造成光串扰,使得该光模块的串扰指标较低。但该光模块的串扰指标要求很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提高串扰指标要求的光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提高串扰指标要求。
5.一种光模块,包括:
6.光收发器件,包括圆方管体、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光学组件;
7.圆方管体,设置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
8.光发射器,镶嵌于第一管口;
9.光接收器,镶嵌于第二管口;
10.光学组件,设置于圆方管体的内腔,包括挡板和第一滤光片;
11.挡板,设置有通孔,边缘与圆方管体的内壁密封连接,用于堵塞第二管口中除通孔外的区域;
12.第一滤光片,设置于通孔上,粘接于挡板中远离第二管口的一侧,用于滤掉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
13.通孔,与光接收器对应。
14.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光收发器件。光收发器件包括圆方管体、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光学组件。圆方管体设置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光发射器镶嵌于第一管口,光接收器镶嵌于第二管口。光学组件,设置于圆方管体的内腔,包括挡板和第一滤光片。挡板,设置有通孔,边缘与圆方管体的内壁密封连接,用于堵塞第二管口中除通孔外的区域。第一滤光片,设置于通孔上,粘接于挡板中远离第二管口的一侧,用于吸收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通孔,与光接收器对应。本技术中,挡板的边缘与圆方管体的内壁密封连接,相当于在光接收器与光学组件之间设置了阻隔层,使得任何波长光均无法通过挡板射入光接收器;但挡板设置有通孔,第一滤光片设置于通孔上,第一滤光片可以滤掉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使得只有接收光通过通孔射入光接收器。由于光接收器接收的
光几乎都是接收光只有极少数发射光,即使发射光和接收光的波长间隔很小,也不容易引起光串扰,进而提高光串扰指标。本技术中,挡板,不仅可以通过通孔将接收光射入光接收器,还可以通过与圆方管体的密封连接阻挡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射入光接收器,使得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几乎都是接收光只有极少数发射光,进一步减少光串扰,提高串扰指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光通信终端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17.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分解图;
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剖面图;
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和光学组件的剖面图;
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9.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31.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3.光通信技术中使用光携带待传输的信息,并使携带有信息的光信号通过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传输至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以完成信息的传输。由于光信号通过光纤或光波导中传输时具有无源传输特性,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此
外,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传输的信号是光信号,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是电信号,因此为了在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信息连接,需要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34.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上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光模块包括光口和电口,光模块通过光口实现与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的光通信,通过电口实现与光网络终端(例如,光猫)之间的电连接,电连接主要用于实现供电、i2c信号传输、数据信号传输以及接地等;光网络终端通过网线或无线保真技术(wi-fi)将电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
35.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连接关系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远端服务器1000、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光网络终端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
36.光纤101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1000,另一端通过光模块200与光网络终端100连接。光纤本身可支持远距离信号传输,例如数千米(6千米至8千米)的信号传输,在此基础上如果使用中继器,则理论上可以实现超长距离传输。因此在通常的光通信系统中,远端服务器1000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的距离通常可达到数千米、数十千米或数百千米。
37.网线103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另一端连接光网络终端100。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可以为以下设备中的任一种或几种: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
38.远端服务器1000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的物理距离大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的物理距离。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与远端服务器1000的连接由光纤101与网线103完成;而光纤101与网线103之间的连接由光模块200和光网络终端100完成。
39.光模块200包括光口和电口。光口被配置为与光纤101连接,从而使得光模块200与光纤101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电口被配置为接入光网络终端100中,从而使得光模块200与光网络终端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使得光纤101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建立连接。示例的,来自光纤101的光信号由光模块200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终端100中,来自光网络终端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200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101中。
40.光网络终端100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壳体(housing),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光模块接口102和网线接口104。光模块接口102被配置为接入光模块200,从而使得光网络终端100与光模块2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网线接口104被配置为接入网线103,从而使得光网络终端100与网线103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与网线103之间通过光网络终端100建立连接。示例的,光网络终端100将来自光模块200的电信号传递给网线103,将来自网线103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200,因此光网络终端100作为光模块200的上位机,可以监控光模块200的工作。光模块200的上位机除光网络终端100之外还可以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等。
41.远端服务器1000通过光纤101、光模块200、光网络终端100及网线103,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之间建立了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
42.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光网络终端结构图,为了清楚地显示光模块200与光网络终端100的连接关系,图2仅示出了光网络终端100的与光模块200相关的结构。如图2所示,
光网络终端100中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pcb电路板105,设置在pcb电路板105的表面的笼子106,以及设置在笼子106内部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被配置为接入光模块200的电口;散热器107具有增大散热面积的翅片等凸起部。
43.光模块200插入光网络终端100的笼子106中,由笼子106固定光模块200,光模块200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笼子106,然后通过散热器107进行扩散。光模块200插入笼子106中后,光模块200的电口与笼子106内部的电连接器连接,从而光模块200与光网络终端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此外,光模块200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从而光模块200与光纤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
44.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结构图,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光模块分解结构图。如图3和图4所示,光模块200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300及光收发器件;
45.壳体包括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上壳体201盖合在下壳体202上,以形成具有两个开口204和205的上述壳体;壳体的外轮廓一般呈现方形体。
4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体202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与底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下侧板;上壳体201包括盖板,以及位于盖板两侧与盖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上侧板,由两个侧壁与两个侧板结合,以实现上壳体201盖合在下壳体202上。
47.两个开口204和205的连线所在方向可以与光模块200的长度方向一致,也可以与光模块200的长度方向不一致。示例地,开口204位于光模块200的端部(图3的左端),开口205也位于光模块200的端部(图3的右端)。或者,开口204位于光模块200的端部,而开口205则位于光模块200的侧部。其中,开口204为电口,电路板300的金手指从电口204伸出,插入上位机(如光网络终端100)中;开口205为光口,配置为接入外部的光纤101,以使光纤101连接光模块200内部的光收发器件。
48.采用上壳体201、下壳体202结合的装配方式,便于将电路板300、光收发器件等器件安装到壳体中,由上壳体201、下壳体202可以对这些器件形成封装保护。此外,在装配电路板300等器件时,便于这些器件的定位部件、散热部件以及电磁屏蔽部件的部署,有利于自动化的实施生产。
4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201及下壳体202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模块200还包括位于其壳体外壁的解锁部件203,解锁部件203被配置为实现光模块200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或解除光模块200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
51.示例地,解锁部件203位于下壳体202的两个下侧板2022的外壁,包括与上位机的笼子(例如,光网络终端100的笼子106)匹配的卡合部件。当光模块200插入上位机的笼子里,由解锁部件203的卡合部件将光模块200固定在上位机的笼子里;拉动解锁部件203时,解锁部件203的卡合部件随之移动,进而改变卡合部件与上位机的连接关系,以解除光模块200与上位机的卡合关系,从而可以将光模块200从上位机的笼子里抽出。
52.电路板300包括电路走线、电子元件(如电容、电阻、三极管、mos管)及芯片(如mcu、激光驱动芯片、限幅放大芯片、时钟数据恢复cdr、电源管理芯片、数据处理芯片dsp)等。
53.电路板300通过电路走线将光模块200中的上述器件按照电路设计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供电、电信号传输及接地等功能。
54.电路板300一般为硬性电路板,硬性电路板由于其相对坚硬的材质,还可以实现承载作用,如硬性电路板可以平稳的承载芯片;硬性电路板还可以插入上位机笼子中的电连接器中,在本技术公开的某一些实施例中,在硬性电路板的一侧末端表面形成金属引脚/金手指,用于与电连接器连接;这些都是柔性电路板不便于实现的。
55.部分光模块中也会使用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一般与硬性电路板配合使用,如硬性电路板与光收发器件之间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连接,作为硬性电路板的补充。
5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器件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和光学组件的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与第一滤光片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方管体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如图5-16可知,本技术实施例中,光收发器件400包括圆方管体401、光发射器402、光接收器403、光学组件404和光纤适配器405。具体的,
57.圆方管体401,上设置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用于承载固定光发射器402、光接收器403、光学组件404和光纤适配器405。具体的,光发射器402镶嵌于第一管口,光接收器403镶嵌于第二管口,光学组件404设置于圆方管体401的内腔,光纤适配器405镶嵌于第三管口。
58.通常,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分别设置在圆方管体401上相邻的侧壁上,第一管口和第三管口分别设置在圆方管体40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第二管口设置在圆方管体401宽度方向的侧壁上。
59.圆方管体401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具体的,光发射器402通过第一管口导热接触圆方管体401,光接收器403通过第二管口导热接触圆方管体401。光发射器402和光接收器403直接压配到圆方管体401中,圆方管体401分别与光发射器402和光接收器403直接或通过导热介质接触。如此圆方管体401可用于光发射器402和光接收器403的散热,保证光发射器402和光接收器403的散热效果。
60.光发射器402,与电路板300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内设置有光发射芯片,用于发射光信号。具体的,光发射器402包括管座和管帽,管帽罩设于管座上,管帽与管座围城一个空腔。管座上设置有光发射芯片和第一透镜。光发射芯片发射的光信号经第一透镜准直后射入光学组件404,并经光学组件404汇聚后耦合至光纤适配器405中。
61.光接收器403,与电路板300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内设置有光接收芯片,用于接收光信号。具体的,光接收器403包括管座和管帽,管帽罩设于管座上,管帽与管座围城一个空腔。管座上设置有光接收芯片和第二透镜。光纤适配器405发射的光信号经光学组件404反射至光接收器403内的第二透镜,并经第二透镜汇聚到光接收芯片。
62.光学组件404,设置于圆方管体401的内腔,包括第一滤光片4041、反射片4042、第二滤光片4043、第三透镜4044、挡板4045和隔离器4046,用于调整光发射器402发射的光信号以及调整入射至光接收器403的光信号。
63.光学组件404设置于圆方管体401的内腔。具体的,圆方管体401的上表面向内凹陷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011、第二支撑板4012、第三支撑板4013和第四支撑板4014,第三支撑板4013用于放置第二滤光片4043,第四支撑板4014用于放置反射片4042,第一支撑板4011的下侧用于放置第三透镜4044。为了使第一支撑板4011的下侧放置第三透镜4044,可将第一支撑板4011挖空形成一个置物腔,该置物腔内放置第三透镜4044。由于第二支撑板4012所处的位置无需放置光学组件404,第二支撑板4012的凹陷程度远低于第三支撑板4013和第四支撑板4014,其凹陷程低于或等于第一支撑板4011的凹陷程度。但为了方便将第三透镜4044、第二滤光片4043和反射片4042放入对应位置,第二支撑板4012的凹陷程度大于第一支撑板4011的凹陷程度,但小于第三支撑板4013和第四支撑板4014的凹陷程度。
64.第一滤光片4041,位于反射片4042与挡板4045之间,用于滤掉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具体的,第一滤光片4041设置于光接收器403的正下方,粘接于挡板4045中远离第二管口的一侧(即挡板4045的下侧),即第一滤光片4041位于反射片4042与挡板4045之间。
65.第一滤光片4041为0
°
滤光片。0
°
滤光片指的是入射光与滤光片法线之间夹角为0
°
的滤光片。即入射光垂直射入0
°
滤光片。
66.第一滤光片4041表面镀膜,可使得接收光的透射率为100%即发射光的反射率为100%。当入射光为发射光时,入射光垂直射入第一滤光片4041,该入射光原路反射回去;当入射光为接收光时,入射光垂直射入第一滤光片4041,该入射光完全透射过去。
67.反射片4042,位于第二滤光片4043和第三透镜4044之间,且位于第一滤光片4041下方,以使反射的光垂直射入第一滤光片4041。接收光或者部分发射光均经反射片4042反射后垂直射入第一滤光片4041中。
68.第二滤光片4043,位于圆方管体401中靠近光发射器402的一侧,用于将发射光透射至第三透镜4044中,并将经第三透镜4044准直后的接收光或者部分发射光反射至反射片4042。具体的,光发射器402发射的发射光经第二滤光片4043透射至第三透镜4044中,经第三透镜4044准直后的接收光或者部分发射光经第二滤光片4043反射至反射片4042。
69.第三透镜4044,位于圆方管体401中靠近光纤适配器405的一侧,用于将发射光耦合至光纤适配器中,并将发射光或者接收光准直为平行光。具体的,发射光经第三透镜4044耦合至光纤适配器中,接收光或部发射光经第三透镜4044准直为平行光。
70.挡板4045,边缘与圆方管体401的内壁密封连接,用于堵塞第二管口中除通孔以外的区域。具体的,挡板4045的边缘与圆方管体401的内壁密封连接,相当于在光接收器403与光学组件404之间设置了阻隔层,使得任何波长光均无法通过挡板4045射入光接收器403。
71.挡板4045包括挡板本体40451和限位凸起40452。具体的,
72.挡板本体40451,中心设置有通孔40453,远离第二管口方向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4011连接。
73.通孔40453,与光接收器403对应,部分发射光和接收光均可通过其射入光接收器403。
74.第一滤光片4041设置于通孔40453上,且第一滤光片4041用于滤掉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则只有接收光通过通孔40453射入光接收器403。其中,通孔40453的边缘位于第一滤光片4041上。
75.虽然几乎所有光均无法通过挡板4045射入光接收器403,接收光通过通孔40453射入光接收器403,但还是会有部分发射光射入光接收器403。为了减少发射光射入光接收器403,挡板4045表面设置有吸收层,且挡板4045的边缘与圆方管体的内壁通过黑胶密封连接。该吸收层是对挡板4045进行发黑处理得到的结构层,该吸收层可以吸收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黑胶不仅可以将挡板4045的边缘与圆方管体的内壁封严,进一步减少发射光射入接收器403;还可以吸收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进一步减少发射光射入光接收器403,减少光串扰。
76.限位凸起40452,由挡板本体40451中远离第二管口方向的一侧延伸得到,与通孔40453不接触,位于圆方管体中靠近光发射器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4012连接。具体的,挡板本体40451的下侧的部分区域延伸出一限位凸起40452。该限位凸起40452远离通孔40453,且不与通孔40453接触。该限位凸起40452位于圆方管体401中靠近光发射器402的一侧。该限位凸起40452与第二支撑板4012相接触,也可与第二滤光片4043相接触。
77.该限位凸起40452的高度差等于第一支撑板4011与第二支撑板4012的高度差,可使挡板4045与第一支撑板4011、第二支撑板4012紧密接触,增加挡板4045与第一支撑板4011、第二支撑板4012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出接收光以外的光进入光接收器403。
78.隔离器4046,不仅用于防止光发射器发射的发射光返回至光发射器中,还用于防止接收光射入光发射器中。由于隔离器4046的存在,接收光无法进入光发射器中,避免了光发射器内的光串扰。
79.光纤适配器405,用于连接光纤。具体的,光发射器402镶嵌于圆方管体的第一管口,光接收器403镶嵌于圆方管体的第二管口,光纤适配器405镶嵌于圆方管体的第三管口,光发射器402和光接收器403分别与光纤适配器405建立光连接。光发射器402发出的光信号及光接收器403接收的光均经光纤适配器405中的同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即光纤适配器405中的同一根光纤是光收发器件进出光的传输通道,光收发器件实现单纤双向的光传输模式。
80.光纤适配器405包括管壳4051和设置于管壳4051中的光纤插芯4052。光纤插芯4051可以由陶瓷材料包裹光纤形成,光纤用于传导光,陶瓷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对齐,由光纤与陶瓷组合成光纤插芯,通过对陶瓷的固定实现了对光纤的固定。陶瓷材料限制了光纤在光纤插芯中的固定方向,一般将陶瓷加工成圆柱体,在陶瓷柱体中心设置直线型通孔,将光纤插入陶瓷柱体的通孔中以实现固定,所以光纤笔直的固定在陶瓷体中;光纤插芯中,光纤的轴线方向与光纤插芯4052的轴线方向平行。
81.光通过空气射入光纤中,光垂直射入光纤端面时不会发生折射,采用这种方式易于控制激光芯片出光方向与光纤插芯的角度关系,但是垂直入射会使反射光沿原光路返回,返回的反射光经第二滤光片、反射片射入挡板;
82.为了防止反射光沿原光路返回,光路设计上使光非垂直入射光纤端面;为了实现光非垂直入射光纤端面,将光纤端面研磨成斜面,具体地,将光纤包裹在陶瓷中形成光纤插芯,将光纤插芯的端面研磨成斜面,光纤插芯中的光纤端面随之成斜面。
83.具体地,光纤插芯由陶瓷柱体包裹光纤构成,光纤插芯的轴线方向与光纤的轴线方向相同,光纤插芯入光面研磨成斜面,即将光纤入光面研磨成同样的斜面;光纤由不同折射率的芯层与包层构成,光在芯层与包层的交界面发生全反射,从而约束在芯层中传输。
84.光纤插芯4052的端面上镀有增透膜。
85.增透膜,为透明介质膜,用于减少反射损失。具体的,入射光透过增透透射至光纤端面,减少光反射,减少光原路返回,进而有效减少光回损。
86.接收光:
87.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插芯接收到的接收光经第三透镜准直后,再经第二滤光片反射和反射片反射后垂直射入第一滤光片耦合至光接收器。虽然也有部分接收光经第二滤光片透射射向光发射器,但光发射器内设置有隔离器,使得射向光发射器的部分接收光无法射入光发射器内,不会引起光串扰。
88.发射光:
89.光发射器发射的发射光经第二滤光片透射至第三准直透镜,并经第三准直透镜耦合至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插芯端面。由于部分发射光在光纤插芯端面处发生反射,并沿第三准直透镜准直后,再经第二滤光片反射和反射片反射后垂直射入第一滤光片。但由于第一滤光片的作用是用于滤掉接收光以外的所有光,通孔的边缘均位于第一滤光片上,使得发射光无法通过通孔射入光接收器。由于挡板的存在,使得发射光几乎无法射入光接收器,进一步减少光串扰,提高串扰指标。
9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光收发器件。光收发器件包括圆方管体、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光学组件。圆方管体设置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光发射器镶嵌于第一管口,光接收器镶嵌于第二管口。光学组件,设置于圆方管体的内腔,包括挡板和第一滤光片。挡板,设置有通孔,边缘与圆方管体的内壁密封连接,用于堵塞第二管口中除通孔外的区域。第一滤光片,设置于通孔上,粘接于挡板中远离第二管口的一侧,用于吸收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通孔,与光接收器对应。本技术中,挡板的边缘与圆方管体的内壁密封连接,相当于在光接收器与光学组件之间设置了阻隔层,使得任何波长光均无法通过挡板射入光接收器;但挡板设置有通孔,且第一滤光片设置于通孔上,第一滤光片可以滤掉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使得只有接收光通过通孔射入光接收器。由于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几乎都是接收光只有极少数发射光,即使发射光和接收光的波长间隔很小,也不容易引起光串扰,进而提高光串扰指标。本技术中,挡板,不仅可以通过通孔将接收光射入光接收器,还可以通过与圆方管体的密封连接阻挡除接收光以外的其他波长光射入光接收器,使得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几乎都是接收光只有极少数发射光,进一步减少光串扰,提高串扰指标。
9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