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生态和森林土壤综合实验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本装置包括土壤环和原位分解罩,筒状的土壤环插入地面以下用于圈定待测土壤;分解罩位于土壤环的正上方地面上,分解罩包括罩壁和罩盖,罩盖与罩壁为可拆卸式连接,罩壁和罩盖均为网状结构;土壤环与分解罩之间还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还设有土壤温湿度探测管,土壤温湿度探测管的下端插入土壤内部,上端凸伸至固定支架的盘面上方;土壤温湿度探测管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内嵌在土壤温湿度探测管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将待测土壤圈定在土壤环内,同时将掉落物圈定在分解罩内,防止分解物流失,有效提高了分解物测定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
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生态和森林土壤实验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归还的主要形式,是森林-土壤食物网的重要有机质来源。凋落物的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中释放的养分对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植物再生生长养分的可利用性,促进生态系统物流、能流渠道的畅通,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养分供应、群落演替以及系统本身得以自我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因此,森林凋落物的分解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检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关于森林凋落物分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逐步成为凋落物生态研究的热点内容。目前,凋落物分解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凋落物网袋法,即利用可降解和柔软材料的袋子,袋子大小15?600cm2,孔径为2?10mm,装入一定的凋落物,留在土壤表面或埋置于5?1cm土壤中。标准设计的网孔直径一般5_,但网孔过大容易导致凋落物碎片流失;孔径过小则在袋内形成不同的微环境导致分解率较高。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解决凋落物分解软袋的弊端,设计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凋落物原位分解的装置,能够简单高效的完成凋落物分解的全过程并用于准确测定凋落物分解率测定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森林凋落物测定准确率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包括土壤环和原位分解罩,所述土壤环为筒状结构,土壤环插入地面以下用于圈定待测土壤;所述分解罩位于土壤环的正上方地面上,所述分解罩包括罩壁和罩盖,所述罩盖与罩壁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罩壁和罩盖均为网状结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土壤环与分解罩之间还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为一圆环状盘面,所述分解罩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中心孔上端,所述土壤环的内环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中心孔下端,所述固定支架的盘面撑拖在土壤环和分解罩外围的地面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有土壤温湿度探测管,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的下端插入土壤内部,上端凸伸至固定支架的盘面上方。
[0007]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内嵌在土壤温湿度探测管的内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土壤环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相对转动设置,所述内环和外环的环面上均设有镂空部,内环与外环相对转动时,能够使内、外环上的镂空部相互重合或相互交错,当内、外环上的镂空部相互重合时,能够形成贯穿土壤环环面的通道,当内、夕卜环上的镂空部相互交错时,内环和外环能够共同围合成一封闭的环面。
[0009]优选的,所述镂空部为条状缺口,所述条状缺口沿内、外环的母线方向布置,所述条状缺口为多个,且各条状缺口沿内、外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0010]优选的,所述内环上端外卷,形成一环形槽,该环形槽套装在外环上端,构成外环的转动轨道。
[0011 ]优选的,所述罩盖在罩壁上的安装高度为可调式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罩盖边缘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至少设有两个,且各卡扣关于罩盖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罩壁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
[0013]优选的,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内壁上还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沿土壤温湿度探测管的母线方向布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相连,所述导线布设在走线槽内。
[0014]优选的,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电源对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
[0015]优选的,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内设有存储单元,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土壤温湿度探测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或在存储单元上设有用于输出储存数据的数据输出接口。
[00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待测土壤圈定在土壤环内,同时将掉落物圈定在分解罩内,防止分解物流失,凋落物分解过程释放的养分全部转移在土壤环内的土壤中,有效提高了凋落物分解物及养分转移测定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内、外环的镂空部为重合状态;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状态的立体图,图中内、外环的镂空部为交错状态。
[0021 ]图5是土壤温湿度探测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阐释,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且应当知晓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3]如图1至4所示,一种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包括土壤环10和原位分解罩20,所述土壤环10为筒状结构,土壤环10插入地面以下用于圈定待测土壤;所述分解罩20位于土壤环10的正上方地面上,所述分解罩20包括罩壁21和罩盖22,所述罩盖22与罩壁21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罩壁21和罩盖22均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待测土壤圈定在土壤环10内,同时将掉落物圈定在分解罩20内,防止分解物流失,有效提高了分解物测定的准确性。
[0024]进一步的,所述土壤环10与分解罩20之间还设有固定支架30,所述固定支架30为一圆环状盘面,所述分解罩20安装在固定支架30的中心孔上端,所述土壤环10的内环11安装在固定支架30的中心孔下端,所述固定支架30的盘面撑拖在土壤环10和分解罩20外围的地面上。固定支架30能够将土壤环10和分解罩20可靠连接,同时利用地面对两者进行扶持,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30上还设有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的下端插入土壤内部,上端凸伸至固定支架30的盘面上方。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的中心孔可将温湿度传感器导入土壤内部,且便于传感器取出,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0026]优选的,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31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内嵌在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的内壁上。
[002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土壤环10包括内环11和外环12,所述内环11和外环12相对转动设置,所述内环11和外环12的环面上均设有镂空部101,内环11与外环12相对转动时,能够使内、外环11、12上的镂空部101相互重合或相互交错,如图3所示,当内、外环11、12上的镂空部101相互重合时,能够形成贯穿土壤环10环面的通道;如图4所示,当内、外环11、12上的镂空部101相互交错时,内环11和外环12能够共同围合成一封闭的环面。在不同的土壤测定项目中,有事可能需要土壤环10内部土壤和外部土壤进行物质交流,而有时又不需要进行物质交流,这就需要土壤环10有时是打开的,有时是关闭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环结构,通过调节内、外环11、12的周向相对位置就能够使土壤环10打开或闭合,一环多用,提高了装置的利用价值。
[0028]优选的,所述镂空部101为条状缺口,所述条状缺口沿内、外环11、12的母线方向布置,所述条状缺口为多个,且各条状缺口沿内、外环11、1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0029]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内环11上端外卷,形成一环形槽,该环形槽套装在外环12上端,构成外环12的转动轨道。
[0030]进一步的,所述罩盖22在罩壁21上的高度为可调式设置。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中,森林凋落物的厚度可能各不相同,但不论凋落物厚度如何,都要确保罩盖22紧压在凋落物上方,以防止凋落物被风吹向分解罩20的一侧,使其分布不均。因此本实用新型将罩盖22设置成高度可调的结构,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讲凋落物压紧。
[0031]优选的,所述罩盖22边缘设有卡扣221,所述卡扣221至少设有两个,且各卡扣221关于罩盖22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罩壁21上设有与卡扣221配合的卡槽23,所述卡槽2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5所示,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壁上还设有走线槽312,所述走线槽312沿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的母线方向布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通过导线313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相连,所述导线313布设在走线槽312内。该实施例能够将采集的数据直接传输出去,进行实时记录。
[0034]实施例2
[0035]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采集的数据经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电源对温湿度传感器311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该实施例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
[0036]实施例3
[0037]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设有存储单元,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或在存储单元上设有用于输出储存数据的数据输出接口。该实施例是将采集的数据暂时储存至存储单元中,操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数据。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环(10)和原位分解罩(20),所述土壤环(10)为筒状结构,土壤环(10)插入地面以下用于圈定待测土壤;所述分解罩(20)位于土壤环(10)的正上方地面上,所述分解罩(20)包括罩壁(21)和罩盖(22),所述罩盖(22)与罩壁(21)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罩壁(21)和罩盖(22)均为网状结构; 所述土壤环(10)与分解罩(20)之间还设有固定支架(30),所述固定支架(30)为一圆环状盘面,所述分解罩(20)安装在固定支架(30)的中心孔上端,所述土壤环(10)安装在固定支架(30)的中心孔下端,所述固定支架(30)的盘面撑拖在土壤环(10)和分解罩(20)外围的地面上; 所述固定支架(30)上还设有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的下端插入土壤内部,上端凸伸至固定支架(30)的盘面上方; 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31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内嵌在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环(10)包括内环(11)和外环(12),所述内环(11)和外环(12)相对转动设置,所述内环(11)和外环(12)的环面上均设有镂空部(101),内环(11)与外环(12)相对转动时,能够使内、外环(11、12)上的镂空部(101)相互重合或相互交错,当内、外环(11、12)上的镂空部(101)相互重合时,能够形成贯穿土壤环(10)环面的通道,当内、外环(11、12)上的镂空部(101)相互交错时,内环(11)和外环(12)能够共同围合成一封闭的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101)为条状缺口,所述条状缺口沿内、外环(11、12)的母线方向布置,所述条状缺口为多个,且各条状缺口沿内、外环(11、1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1)上端外卷,形成一环形槽,该环形槽套装在外环(12)上端,构成外环(12)的转动轨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22)在罩壁(21)上的高度为可调式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22)边缘设有卡扣(221),所述卡扣(221)至少设有两个,且各卡扣(221)关于罩盖(22)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罩壁(21)上设有与卡扣(221)配合的卡槽(23),所述卡槽(2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壁上还设有走线槽(312),所述走线槽(312)沿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的母线方向布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通过导线(313)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相连,所述导线(313)布设在走线槽(312)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采集的数据经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电源对温湿度传感器(311)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森林凋落物原位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内设有存储单元,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1)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土壤温湿度探测管(3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或在存储单元上设有用于输出储存数据的数据输出接口。
【文档编号】g01n33/24gk205643338sq20162043876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刘华, 傅松玲, 张前进, 余若云, 冯春, 郭惠珍, 汪慧芳, 刘义波, 李倩, 佘春燕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