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空调系统的均速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接缝不严而漏掉的风量常常高达系统总送风量的10%~15%;空调系统制冷能耗的10%~40%是由送风系统的漏风、输送及对流等原因损失掉的;当风管漏风率达到20%时,空调系统能耗会上升10%~65%,若能消除风管漏风,建筑可以节能10kw/(m2·
a)。
3.而目前的空调系统漏风检测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检测准确度较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速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均速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包括:风机、被测试件、输气管路、均速管流量计、第一压力变送器、压力传感器和处理器;
6.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输气管路与所述被测试件连接;
7.所述均速管流量计布设在所述输气管路内,用于检测输气管路内气体的迎流侧和背流侧的压力差;
8.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均速管流量计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将均速管流量计的压力差信号转换为压差电信号传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差电信号计算出所述输气管路内的气体流速和流量;
9.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被测试件内,用于检测被测试件内的静压值。
10.在使用时,将风机、输气管路和被测试件依次密封连接,最大程度地保证输送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泄露。启动风机,同时监测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被测试件内的静压值,当该静压值达到设定数值时,控制风机维持被测试件内的静压值不变,此时利用均速管流量计检测输气管路中的压差,处理器根据压差推算出输气管路的流速和流量,从而获得被测试件的漏风量。本技术结构简单,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压力变送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大气压力变送器,大气压力变送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大气压力值。
13.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以及,还包括变频器,处理器通过变频器与风机连接,用于控制风机速度。
14.进一步地,所述均速管流量计包括两根以上的均速管;均速管沿所述输气管路的径向布设,均速管两端与所述输气管路相对固定设置。
15.进一步地,两根以上的所述均速管在所述输气管路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布设。即相邻两根所述均速管之间的夹角相同。
16.进一步地,所述均速管内在所述输气管路内的迎流侧设置有高压气路,所述均速管内在所述输气管路内的背流侧设置有低压气路;
17.所述高压气路在迎流侧设置有正取压孔;
18.所述低压气路在背流侧设置有负取压孔。
19.进一步地,在同一所述均速管上,所述正取压孔等间隔布设。
20.其中优选地,在所述输气管路的径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均速管上的所述正取压孔和负取压孔交错布设。
21.进一步地,还包括正集气管和负集气管;所述高压气路一端封闭,高压气路另一端与所述正集气管连通;所述低压气路一端封闭,低压气路另一端与所述负集气管连通。
22.其中优选地,所述均速管的数量为3-6根。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均速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减少输气管路中流速分布不均匀对取压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精度。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速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27.图2为实施例中均速管的布设示意图;
28.图3为图2所示的均速管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0-风机;11-输气管路;20-均速管流量计;21-均速管;22-高压气路;22a-正取压孔;23-正集气管;24-低压气路;24a-负取压孔;25-负集气管;30-被测试件;3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均速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包括:风机10、被测试件30、输气管路11、均速管流量计20、第一压力变送器、压力传感器31和处理器。
36.所述风机10的出风口通过输气管路11与所述被测试件30连接;所述均速管流量计20布设在所述输气管路11内,用于检测输气管路11内气体的迎流侧和背流侧的压力差;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均速管流量计20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将均速管流量计20的压力差信号转换为压差电信号传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差电信号计算出所述输气管路11内的气体流速和流量;所述压力传感器31设置在所述被测试件30内,用于检测被测试件30内的静压值。
37.在使用时,将风机10、输气管路11和被测试件30依次密封连接,最大程度地保证输送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泄露。启动风机10,同时监测压力传感器31监测到的被测试件30内的静压值,当该静压值达到设定数值时,控制风机10维持被测试件30内的静压值不变,此时利用均速管流量计20检测输气管路11中的压差,处理器根据压差推算出输气管路11的流速和流量,从而获得被测试件30的漏风量。本技术结构简单,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38.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压力变送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31连接。其将压力传感器31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处理器。其中,压力变送器可以是简单的信号转换功能,也可以自身带有传感器功能,在检测压力差或压力值的同时兼具信号转换功能。
39.以及,还包括大气压力变送器和温湿度变送器;大气压力变送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大气压力值。温湿度变送器的温湿度感触模块布设在输气管路11中,用于监测输气管路11中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将温湿度信息传送给处理器。
40.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以及,还包括变频器,处理器通过变频器与风机10连接,用于控制风机10速度。
41.其中,所述均速管流量计20为成熟的现有技术,用于利用压差来计算气体或液体的流量和流速。均速管流量计20通常包括插入输气管路11内的均速管21。
42.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根以上的均速管21;均速管21沿所述输气管路11的径向布设,均速管21两端与所述输气管路11相对固定设置。,两根以上的所述均速管21在所述输气管路1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布设。即相邻两根所述均速管21之间的夹角相同。
43.参照图3所示,所述均速管21内在所述输气管路11内的迎流侧设置有高压气路22,所述均速管21内在所述输气管路11内的背流侧设置有低压气路24;所述高压气路22在迎流侧设置有正取压孔22a;所述低压气路24在背流侧设置有负取压孔24a。
44.其中优选地,在所述输气管路11的径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均速管21上的所述正取压孔22a交错布设。即在气体流动方向的横街面上,正取压孔22a尽可能地布设在不同圆周上。最优地,所有的正取压孔22a分别布设在不同半价/直径的圆周上。现有技术中,正取压
孔22a规则排序,如多个正取压孔22a布设在同一圆周上,相邻的布设圆周的间距相对,本技术中的正取压孔22a布设相对不规则布设,从而应对管路中气流的不规则分布,从概率学角度提高取压值的准确性。负取压孔24a的布设优选地与正取压孔22a相同,两者在均速管21前后对称设置。其中优选地,所述均速管21的数量为3-6根。
45.本实施例还包括布设在输气管路11外部的正集气管23和负集气管25;所述高压气路22一端封闭,高压气路22另一端与所述正集气管23连通;所述低压气路24一端封闭,低压气路24另一端与所述负集气管25连通。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均速管21式漏风量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减少输气管路11中流速分布不均匀对取压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精度。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