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栗,特别是涉及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栗。
【背景技术】
[0002]机油栗是将机油通过各设计油道压到供油部位,对柴油机起到润滑、散热作用,保证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已有机油栗的结构复杂,内转子和外转子齿数较多,制造麻烦,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动作可靠,降低生产成本的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栗。
[0004]本实用新型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栗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转子轴,外转子中设置内转子,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形成进油腔和出油腔,在外转子内部制有5个均匀分布的内齿槽,内转子外壁制有4个均匀分布的外齿,外齿与内齿槽旋转时挤压接触,在内转子中制有轴孔和销孔,轴孔与销孔相垂直,轴孔中插入转子轴,转子轴中制有穿孔,内转子和转子轴经销子穿过销孔和穿孔相固定。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栗,主要特征是外转子内部制有5个均勾分布的内齿槽,内转子外壁制有4个均勾分布的外齿,在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的左侧为进油腔,右侧为出油腔,内转子连接转子轴,转子轴为偏心设置,其与齿轮的偏心距为
2.2mm,工作时,机油先进入进油腔中,此时进油腔的空间最多,然后由转子轴带动内转子旋转,由于内转子和转子轴偏心设置,因此当内转子正向旋转时,内转子则带动外转子反向旋转,由内转子的外齿与外转子的内齿槽配合,对机油挤压产生压力,从而逐渐将机油压到出油腔位置,该外转子和内转子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动作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栗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a—a方向截面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栗,如图1一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1、内转子2和转子轴3,外转子中设置内转子,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形成进油腔10和出油腔11,在外转子内部制有5个均匀分布的内齿槽4,内转子外壁制有4个均匀分布的外齿5,外齿与内齿槽旋转时挤压接触,在内转子中制有轴孔6和销孔7,轴孔与销孔相垂直,轴孔中插入转子轴3,转子轴中制有穿孔8,内转子2和转子轴3经销子9穿过销孔7和穿孔8相固定。主要特征是外转子i内部制有5个均匀分布的内齿槽4,内转子2外壁制有4个均匀分布的外齿5,在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的左侧为进油腔10,右侧为出油腔11,内转子2连接转子轴3,转子轴为偏心设置,其与齿轮的偏心距为2.2mm,工作时,机油先进入进油腔10中,此时进油腔的空间最多,然后由转子轴3带动内转子2旋转,由于内转子和转子轴3偏心设置,因此当内转子正向旋转时,内转子则带动外转子i反向旋转,由内转子的外齿5与外转子的内齿槽4配合,对机油挤压产生压力,从而逐渐将机油压到出油腔11位置,该外转子i和内转子2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动作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
【主权项】
1.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i)、内转子(2)和转子轴(3),外转子中设置内转子,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形成进油腔(10)和出油腔(11),在外转子内部制有5个均勾分布的内齿槽(4),内转子外壁制有4个均勾分布的外齿(5 ),外齿与内齿槽旋转时挤压接触,在内转子中制有轴孔(6)和销孔(7),轴孔与销孔相垂直,轴孔中插入转子轴(3),转子轴中制有穿孔(8),内转子(2)和转子轴(3)经销子(9)穿过销孔(7)和穿孔(8)相固定。
【专利摘要】柴油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转子轴,外转子中设置内转子,外转子和内转子之间形成进油腔和出油腔,在外转子内部制有5个均匀分布的内齿槽,内转子外壁制有4个均匀分布的外齿,外齿与内齿槽旋转时挤压接触,在内转子中制有轴孔和销孔,轴孔与销孔相垂直,轴孔中插入转子轴,转子轴中制有穿孔,内转子和转子轴经销子穿过销孔和穿孔相固定。机油先进入进油腔,此时进油腔的空间最多,然后转子轴带动内转子旋转,当内转子正向旋转时,内转子则带动外转子反向旋转,由外齿与内齿槽配合,对机油挤压产生压力,从而逐渐将机油压到出油腔位置,该外转子和内转子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动作可靠,降低生产成本。
【ipc分类】f16n13/20
【公开号】cn205261193
【申请号】cn201521121089
【发明人】徐查庆
【申请人】浙江科马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