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一种排水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与从空调室内机的排水盘将水抽吸上来的排水泵连接的排水机构。此外,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排水机构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3177号公报)记载了一种通过泵进行排泄水的排出的技术。根据该技术,即使在天花板内侧空间较窄而无法实现足够的配管坡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排泄水的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然而,即使采用了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3177号公报)这样的结构,若使用于排泄水的排出的泵停止,则天花板内的柔性软管等配管中的排泄水会发生逆流。由此,有时会发生排泄水返回至空调室内机的排水盘中的不良状况。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3177号公报)的空调室内机中,虽然设置有逆流防止阀,但该逆流防止阀有时会发生堵塞。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4.第一观点的排水机构与排水泵连接,所述排水泵从排水盘将水抽吸上来。排水盘在空调室内机中接收水。排水机构包括与排水泵连接的连接部、第一流路部、折返部、第二流路部。第一流路部从连接部向上方延伸。折返部具有与第一流路部的上端连接的第一端和处于与该第一端相反一侧的第二端。折返部将在内部流动的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第二流路部从折返部的第二端延伸。第二流路部是内径为13mm以下的配管。折返部的流路面积比第二流路部的流路面积大。
5.在第一观点的排水机构中,采用了设置将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的折返部且使第二流路部从该折返部的第二端延伸的结构。此外,由于将折返部的流路面积设得比第二流路部的流路面积大,因此,在折返部容易形成空气积存部。若在折返部存在空气积存部,那么,即使排水泵停止,从第一流路部经由折返部向第二流路部流动的水发生逆流的情况也会得到抑制。换言之,根据第一观点的排水机构,不容易引起排泄水返回至空调室内机的排水盘这一不良状况。
6.另外,由于第二流路部是内径为13mm以下的配管,因此具有挠性,例如,容易在天花板背侧的空间中一边避开障碍物一边进行施工、设置。
7.在第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二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二流路部是包括弯曲部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管。
8.此处,作为第二流路部,例如,采用树脂制的柔性软管并一边避开障碍物一边进行设置,或者采用铜管,或者采用聚氯乙烯制的管道、接头。通过采用这些包括弯曲部的管,即使是天花板背侧等较窄且障碍物较多的空间,也能够容易地敷设第二流路部。
9.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二流路部是铜管。
10.此处,由于采用内径为13mm以下的铜管作为第二流路部,因此,第二流路部的敷设变得更容易。
11.在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四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一流路部的流路面积比第二流路部的流路面积大。
12.此处,将连接连接部与折返部的第一流路部的流路面积设得比第二流路部的流路面积大。由此,从排水泵至折返部之间的水的流动变得顺滑。
13.在第四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五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一流路部的流路面积与折返部的流路面积相等。第一流路部和折返部是连续的。
14.此处,第一流路部和折返部是连续的,流路面积相等。由此,例如,能够将一个柔性软管的一部分用作第一流路部且将该柔性软管的其余部分用作折返部。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此外,施工作业变得简单。
15.在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六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一流路部的流路面积比折返部的流路面积小。
16.此处,由于采用了与折返部相比流路面积较小的第一流路部,因此,例如,若对第一流路部进行弯曲施工,那么,也能够在远离空调机的期望的场所设置折返部。此外,也能够产生下述优点:在第一流路部较长的情况下,成本得到抑制。
17.在第一观点至第六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七观点的排水机构中,折返部的最高点位于比第一流路部的最高点高的位置且位于比第二流路部的最高点高的位置。折返部的最高点是折返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高的点。第一流路部的最高点是第一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高的点。第二流路部的最高点是第二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高的点。
18.在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八观点的排水机构中,折返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高的最高点与连接部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是200~500mm。
19.此处,在比与排水泵连接的连接部高200mm以上的位置配置有折返部的最高点。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水从第二流路部向第一流路部逆流。此外,此处,将折返部的最高点的高度设在比连接部高500mm的位置,或者设置在与比连接部高500mm的位置相比低的位置。如此,由于并未不必要地将折返部的高度设高,因此,能够抑制排水泵的容量。
20.在第一观点至第八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九观点的排水机构中,折返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高的最高点与第二端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是50~700mm。
21.此处,将折返部的最高点与第二端的距离保证为50mm以上。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水从第二流路部向第一流路部逆流。此外,此处,将折返部的最高点与第二端的距离设为700mm以下。由此,对设置从第二端延伸的第二流路部的限制不会过大。若第二端的高度位置较低,则难以设置第二流路部。
22.在第一观点至第九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观点的排水机构中,折返部是容器。
23.此处,作为折返部采用了容器而非管。因此,容易增大折返部的流路面积或内部容积。由此,容易使折返部中存在空气积存部。
24.在第十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一观点的排水机构中,容器具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通过其弹性变形将容器的内部流路堵住。
25.此处,即使假定排水泵停止而导致折返部的内部压力降低且折返部的空气积存部由于压力降低而缩小,弹性构件也会将内部流路堵住。因此,水从第二流路部经由折返部向第一流路部逆流这一情况得到抑制。
26.在第十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二观点的排水机构中,容器具有切换构件。切换构件对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连通状态和非连通状态进行切换。当容器的内部空间的压力下降至小于规定值时,切换构件从非连通状态切换至连通状态,使容器的外部空间的空气被引入容器的内部空间。
27.此处,假定在排水泵停止而导致折返部的内部的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当该压力下降至小于规定值时,切换构件也会从非连通状态切换至连通状态。由此,容器的外部空间的空气被引入容器的内部空间,折返部的内部的压力上升。因此,在第十二观点的排水机构中,水从第二流路部经由折返部向第一流路部逆流这一情况容易得到抑制。
28.第十三观点的排水机构与排水泵连接,所述排水泵从在空调室内机中接收水的排水盘将水抽吸上来。上述排水机构包括与排水泵连接的连接部、第三流路部、第四流路部、第五流路部、第六流路部。第三流路部从连接部向上方延伸。第四流路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三流路部的上端连接。第二端位于与第一端相反一侧的位置。第四流路部将在内部流动的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第五流路部从第四流路部的第二端向下方延伸。第六流路部从第五流路部延伸。第六流路部是内径为13mm以下的配管。第四流路部以及/或者第五流路部的流路面积比第六流路部的流路面积大。
29.在第十三观点的排水机构中,采用了设置将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的第四流路部、使第五流路部从该第四流路部的第二端延伸且使第六流路部从第五流路部延伸的结构。此外,由于第四流路部以及/或者第五流路部的流路面积比第六流路部的流路面积大,因此,在第四流路部以及/或者第五流路部中容易形成空气积存部。若在第四流路部以及/或者第五流路部中存在空气积存部,那么,即使排水泵停止,从第三流路部向第六流路部流动的水逆流这一情况也能得到抑制。换言之,根据第十三观点的排水机构,不容易引起排泄水返回至空调室内机的排水盘这一不良状况。
30.另外,由于第六流路部是内径为13mm以下的配管,因此具有挠性,例如,容易在天花板背侧的空间中一边避开障碍物一边进行施工、设置。
31.在第十三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四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四流路部以及第五流路部是一根管,是连续的。
32.在第十四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五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四流路部以及第五流路部是一根铜管。第四流路部以及第五流路部的内径比第六流路部的内径大。
33.在第十三观点至第十五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六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六流路部由一根或多根铜管构成。
34.此处,由于采用内径为13mm以下的一个或多个铜管作为第六流路部,因此,第六流路部的敷设变得更容易。
35.在第十四观点或第十五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七观点的排水机构中,第四流路部以及第五流路部的内径是第六流路部的内径的1.5倍以上。
36.此处,作为第四流路部以及第五流路部、第六流路部,采用内径不同的管,将第四流路部以及/或者第五流路部的流路面积设得比第六流路部的流路面积大。
37.另外,优选,第四流路部以及第五流路部的内径设为第六流路部的内径的1.5倍以上,更优选,设为第六流路部的内径的2倍以上。在该情况下,虽然排水机构的成本略微变高,但水的逆流的抑制程度变得更高。
38.在第十三观点至第十七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八观点的排水机构中,还包括与第六流路部连续的第七流路部。第六流路部位于第五流路部与第七流路部之间。第七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低的最低点的高度位置位于比第六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的任意一点都低的位置。第七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低的最低点的高度位置位于比排水盘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低的位置。
39.此处,设置有具有包括比排水盘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低的最低点在内的中心线的第七流路部。由此,通过使第四流路部以及/或者第五流路部存在空气积存部,在对水的逆流进行抑制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该空气积存部与第七流路部的最低点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40.在第十八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十九观点的排水机构中,还包括与第七流路部连续的第八流路部。第八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的任意一点的高度位置都比第七流路部的最低点的高度位置高。第八流路部位于用于将水排出至外部的排出流路与第七流路部之间。
41.在第十三观点至第十九观点中任一观点的排水机构的基础上,在第二十观点的排水机构中,排水泵的内部容积、连接部的内部容积、第三流路部的内部容积以及第四流路部的内部容积中的、比第四流路部的流路下表面的最高点的高度位置低且与第三流路部连续的部分的容积的总容积比排水盘的内部空间中当排水泵正在运行时的比排水盘的水位高的空间的容积小。
42.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排水泵、排水机构。空调室内机具有排水盘以及配置于该排水盘之上的热交换器。排水泵从排水盘将水抽吸上来。排水机构是第一观点至第二十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排水机构,与排水泵连接。
附图说明
43.图1是表示具有连接排水机构的空调室内机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等的图。图2是表示配置于天花板背侧的空间的空调室内机以及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的示意图。图3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以及排水机构的概略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排水机构的放大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以及排水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的容器的示意图。图7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a的排水机构的容器的一状态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a的排水机构的容器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以及排水机构的概略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c的排水机构的概略图。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d的排水机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文中说明的排水机构与空调装置的空调室内机连接,尤其是与天花板设置型空调室内机连接。空调装置10、其空调室内机12设置于建筑物后,与排水机构形成一体而构成空调系统。
45.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0是制冷剂配管方式的分散型空调装置,通过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运转而对建筑物内的各房间进行制冷、制热。空调装置10包括空调室外机11、多个空调室内机12、作为将空调室外机11与空调室内机12连接的制冷剂连通管的液体制冷剂连通管13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14。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通过空调室外机11、空调室内机12、制冷剂连通管13、14连接在一起而构成。在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内封入有制冷剂,在空调装置10中进行制冷剂被压缩、冷却及冷凝、减压、加热及蒸发后,再次被压缩这样的冷冻循环运转。
46.空调室外机11设置于建筑物之外或建筑物的地下室等,通过制冷剂连通管13、14与空调室内机12连接。空调室外机11主要具有压缩机20、四通换向阀15、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膨胀阀41、室外风扇35、液体侧截止阀17、气体侧截止阀18。
47.如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12设置于各房间的天花板91,通过制冷剂连通管13、14与空调室外机11连接。空调室内机12主要具有室内膨胀阀42、室内热交换器50、室内风扇55、排水盘57、排水泵59。
48.室内热交换器50是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冷凝器起作用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50的一端与室内膨胀阀42连接,其另一端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14连接。
49.在进行室内热交换器50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制冷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50的表面会产生结露水。为了接收上述结露水,设置有排水盘57。
50.流落至排水盘57的结露水通过排水泵59作为排泄水排出至空调室内机12的外部。在排水泵59的排出侧设置有连接口59a。在上述连接口59a连接有后述排水机构60的连接部62a。连接口59a是从空调室内机12的外壳12a的侧板突出的铜管的前端开口。
51.排水泵59是向排泄水施加压力而将其向排水机构60送出的泵。
52.制冷剂连通管13、14是在建筑物设置空调室外机11和空调室内机12时在现场施工的制冷剂配管。如图2所示,制冷剂连通管13、14也以与后述排水机构60相同的方式穿过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
53.<第一实施方式>(1)排水机构的整体结构如图2以及图3a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60是用于使从设置在天花板91附近的空调室内机12排出的排泄水(结露水)流动至建筑物的外部或建筑物的排水槽的机构。排水机构60与在空调室内机12中从排水盘57将排泄水抽吸上来的排水泵59连接。排水机构60包括与排水泵59的连接口59a连接的连接部62a、第一流路部64、折返部65、第二流路部68。
54.(2)排水机构的详细结构(2-1)具有连接部的弯管如图3a和图3b所示,排水机构60的连接部62a是接头即弯管62的一个端部。在弯管62的朝上的另一端部连接有柔性软管63。
55.(2-2)第一流路部和折返部一体化而成的柔性软管柔性软管63是从弯管62向上笔直延伸的第一流路部64和包括弯曲部的折返部65连续而成且具备隔热功能的软管。折返部65是连接于第一流路部64的上部的第一端65a和处于与该第一端65a相反一侧的第二端65b。折返部65将在内部流动的排泄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折返部65的第二端65b是连接于柔性软管63的前端的联接器66的下端的连接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65a是连续的第一流路部64和折返部65的边界。
56.柔性软管63的第一流路部64的流路面积与折返部65的流路面积相等。上述第一流路部64以及折返部65的流路面积比后述第二流路部68(铜管)的流路面积大。柔性软管63的内径是大约19mm。
57.(2-3)作为第二流路部的铜管从折返部65的第二端65b向下延伸的第二流路部68是包括弯曲部68c的铜管。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内径是13mm以下。此处,作为第二流路部68,使用外径为12.7mm、内径为11.1mm且壁厚为0.8mm的铜管。
58.如图2所示,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在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中被空调装置10的设置施工人员手工弯曲,以避开存在于建筑物的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的梁93等。第二流路部68在各部分改变高度位置而最终与将排泄水排出至建筑物的外部的排出用集合管70(参照图3a)连接。由于排水泵59对排泄水进行压送,因此,不需要在考虑坡度的情况下进行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设置。
59.不过,若到排出用集合管70的距离过长,则会超过排水泵59的能力,因此,优选,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是20m以下。
60.此外,优选,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具有从第二端65b向下延伸的铅垂管部68a和从铅垂管部68a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管部68b。优选,铅垂管部68a的长度保证一定程度的长度。以下,对铅垂管部68a的长度相关的尺寸h3进行描述。
61.(2-4)第一流路部、第二流路部以及折返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排水机构60中,如图3b所示,折返部65的最高点65t位于比第一流路部64的最高点64t高的位置,并且位于比第二流路部68的最高点68t高的位置。折返部65的最高点65t是折返部65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65c中高度最高的点。第一流路部64的最高点64t是第一流路部64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64c中高度最高的点。第二流路部68的最高点68t是第二流路部68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68c中高度最高的点。
62.在排水机构60中,图3b所示的尺寸h1、h2、h3分别确定为:h1=200~500mm;h2=50~700mm;h3<(h1-100)mm。尺寸h1是折返部65的最高点65t与连接部62a的中心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尺寸h2是折返部65的最高点65t与第二端65b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尺寸h3是折返部65的最高点
65t与第二流路部68的水平管部68b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63.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比水平管部68b靠前的部分设置于比水平管部68b的高度位置低的空间。虽然在到达排出用集合管70前不需要设置下降坡度,但从水平管部68b到排出用集合管70以铜管不会上升至比水平管部68b的高度位置高的空间的方式设置于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
64.(3)特征(3-1)在排水机构60中,采用下述结构:设置将通过排水泵59压送的排泄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的折返部65且使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从该折返部65的第二端65b延伸。此外,由于将折返部65的流路面积设得比第二流路部68的流路面积大,因此,在折返部65容易形成空气积存部。若在折返部65存在空气积存部,那么,即使排水泵59停止,从第一流路部64经由折返部65向第二流路部68流动的结露水发生逆流的情况也会得到抑制。换言之,在排水机构60中,不容易发生排泄水返回至空调室内机12的排水盘57这一不良状况。
65.另外,空气积存部是在折返部65中被空气充满的空间。流路面积是通过与水流动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切时的各部分的流路面积的平均值。铜管即第二流路部68的流路面积是根据该铜管的内径并通过计算求出的面积。
66.(3-2)在排水机构60中,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内径是13mm以下。该铜管具有挠性,如图2所示那样,能够在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中一边避开梁93等障碍物一边进行施工、设置。
67.(3-3)在排水机构60中,第一流路部64的流路面积比第二流路部68的流路面积大。因此,到折返部65的流路阻力较小,排泄水从排水泵59到折返部65的流动变得顺滑。此外,排水泵59至折返部65之间的流路堵塞的可能性降低。由此,当在排水机构60的流路发生了堵塞时,仅对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进行维护即可。
68.(3-4)在排水机构60中,采用了第一流路部64和折返部65一体化而成的柔性软管63。由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此外,施工作业变得简单。在部件采购费用、施工费用方面,也会产生成本降低的优点。
69.(3-5)在排水机构60中,在相对于与排水泵59连接的连接部62a高200mm以上的位置配置有折返部65的最高点65t。由此,更可靠地抑制排泄水从第二流路部68向第一流路部64逆流。
70.此外,在排水机构60中,将折返部65的最高点65t的高度设置在比连接部62a高500mm的位置或者与比连接部62a高500mm的位置相比低的位置。如此,由于并未不必要地将折返部65的高度设高,因此,能够抑制排水泵59的容量。
71.(3-6)在排水机构60中,折返部65的最高点65t与第二端65b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尺寸h2)是50~700mm。
72.此处,保证尺寸h2为50mm以上。由此,更可靠地抑制排泄水从第二流路部68向第一流路部64逆流。
73.此外,此处,将尺寸h2设为700mm以下。由此,对设置从第二端部65b延伸的第二流路部68的限制不会过大。若第二端65b的高度位置较低,则难以设置第二流路部68。
74.(4)变形例(4-1)变形例1a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60中,作为第二流路部68,采用了铜管。作为该铜管的替代,也可采用其他金属制管或树脂制管。
75.例如,作为第二流路部68,也可采用流路面积比柔性软管63的流路面积小的柔性软管且一边避开障碍物一边进行设置。此外,作为第二流路部68,也可采用聚氯乙烯制的管道或接头。在作为第二流路部68采用上述这些管的情况下,即使是天花板背侧这样的较窄且障碍物较多的空间90,也能够容易地敷设第二流路部68。
76.(4-2)变形例1b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60中使用了弯管62、联接器66,不过,也可将柔性软管63的一端与排水泵59的连接口59a直接相连,也可将第二流路部68与柔性软管63的另一端直接相连。
77.(4-3)变形例1c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60是用于使从设置于天花板91附近的空调室内机12排出的排泄水(结露水)流动至建筑物的外部或建筑物的排水槽的机构。不过,排水机构60也可作为使从设置于天花板附近的加湿装置排出的多余水流动至建筑物外的机构采用。
78.(4-4)变形例1d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60中,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比水平管部68b靠前的部分设置于比水平管部68b的高度位置低的空间。不过,水平管部68b可以设置也可不设置。
79.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60中,从水平管部68b到排出用集合管70以铜管不会上升至比水平管部68b的高度位置高的空间的方式设置于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不过,即使为了避开障碍物等而使得铜管上升至比水平管部68b的高度位置高的空间,只要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一部分穿过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的较低位置,就能够抑制排泄水返回至空调室内机12的排水盘57这一不良状况。
80.<第二实施方式>(1)排水机构的整体结构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60中采用了第一流路部64和折返部65一体化而成的柔性软管63,不过,作为替代,也可设为采用了图5以及图6所示的容器165以及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的排水机构160。
81.排水机构160包括作为与排水泵59连接的连接部162以及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作为折返部起作用的容器165、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
82.(2)排水机构的详细结构(2-1)连接部、第一流路部以及第二流路部作为连接部162以及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与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是相同尺
寸的铜管。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从排水泵59的连接口朝向位于上方的容器165延伸。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的下端构成与排水泵59连接的连接部162。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铜管。
83.(2-2)容器容器165由橡胶等柔软材料制作而成,不会发出声音。如图6所示,容器165在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与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之间起到使排泄水从第一流路部164向第二流路部165流动的作用。容器165的流路面积比第一流路部164以及第二流路部68的流路面积大。被插入容器165的内部的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的上端构成容器165的第一端165a。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的上端位于比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上端高的位置,对排泄水的逆流进行抑制。被插入容器165的内部的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的上端构成容器165的第二端165b。
84.另外,容器165的流路面积是指通过与从第一端165a向第二端165b流动的排泄水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平面对容器165进行剖切的、容器165的内部的面积。如图6所示,在靠近第一端165a的位置剖切时和在靠近第二端165b的位置剖切时,容器165的内部的面积是不同的。此处,将通过与容器165内的排泄水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各平面剖切时的容器165的内部的面积的平均值定义为容器165的流路面积。
85.容器165具有切换构件165c。切换构件165c是具有挠性的橡胶制构件,对容器165的内部空间与容器165的外部空间的连通状态/非连通状态进行切换。当容器165的内部空间的压力下降至小于规定值时,切换构件165c从非连通状态切换至连通状态,使容器165的外部空间的空气被引入容器165的内部空间。图6所示的切换构件165c的状态是连通状态。另外,当排水泵59工作而使得容器165的内部空间的压力较高时,橡胶制的切换构件165c成为非连通状态,图6的切换构件165c之上的间隙被堵住。
86.容器165具有消音构件165d。消音构件165d对第一流路部164与第二流路部68之间的声音的传播进行抑制。消音构件165d向与音源相反的方向弯曲,消音效果变高。
87.在容器162的第二端165b的周围形成有倾斜部165e。容器165的倾斜部165e是平缓倾斜的,以使排泄水不会积存。
88.(3)特征(3-1)在排水机构160中,作为折返部,采用了容器165而非管。因此,作为折返部的容器165的流路面积、内部容积变大。因此,在作为折返部起作用的容器165的内部空间能够形成较大的空气积存部。由此,能够抑制从第一流路部164经由容器165向第二流路部68流动的结露水逆流。
89.(3-2)在排水机构160中,采用与作为折返部起作用的容器165相比流路面积较小的第一流路部164(铜管)。因此,若将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弯曲,则能够在远离空调室内机12的期望的场所设置容器165。
90.(3-3)在排水机构160中,容器165具有切换构件165c。因此,在排水泵59停止而使得容器165的内部的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当该压力下降至小于规定值时,切换构件165c从非连通状
态切换至连通状态。由此,容器165的外部空间的空气被引入容器165的内部空间,容器165的内部的压力上升。因此,在排水机构160中,不容易发生由于容器165的内部的空气积存部的压力下降而引起排泄水逆流这样的现象。
91.(3-4)在排水机构160中,容器165具有消音构件165d。在排水机构160中,在容器165的空气积存部的影响下,当排泄水流过时,可能会产生噪声,不过,由于容器165具有消音构件165d,因此,能够抑制较大的声音泄漏至空调室内机12的设置空间的现象。
92.(4)变形例(4-1)变形例2a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160中,在第一流路部164与第二流路部68之间配置有容器165。作为其替代,也可设为采用图7a以及图7b所示的容器265的排水机构260。
93.排水机构260是采用了容器265以替代排水机构160的容器165的排水机构。容器265具有刚度较低的橡胶制的上部265c和刚度较高的下部265d。在下部265d的下端形成有第一端265a和第二端265b这两个连接口,其中,第一端265a连接有作为第一流路部164的铜管,第二端265b连接有作为第二流路部68的铜管。
94.容器265的上部265c通过其弹性变形如图7b所示的那样将容器265的内部流路堵住。由此,即使假定排水泵59停止而使得容器265的内部的压力下降,容器265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内部流路被堵住。因此,通过排水机构260,也能够抑制排泄水从第二流路部68经由容器265向第一流路部164逆流的现象。
95.(4-2)变形例2b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160中采用了由橡胶等柔软材料制作而成的容器165。作为其替代,也可利用刚度高的树脂、金属等材料来制作容器整体。
96.<第三实施方式>(1)排水机构的整体结构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500是用于使从设置在天花板91附近的空调室内机12排出的排泄水(结露水)流动至建筑物的外部或建筑物的排水槽的机构。排水机构500与在空调室内机12中从排水盘57将排泄水抽吸上来的排水泵59连接。排水机构500包括与排水泵59的连接口59a连接的连接部520、第三流路部530、第四流路部540、第五流路部550、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第八流路部580。
97.(2)排水机构的详细结构(2-1)连接部排水机构500的连接部520主要具有被嵌入排水泵59的连接口59a的氯乙烯管521、与氯乙烯管521连接的小口径铜管522、与小口径铜管522扩口连接的弯管523。小口径铜管522是外径为9.52mm且壁厚为0.8mm的铜管。在本说明书中,将具有上述外径和壁厚的铜管称为小口径铜管。在日本,小口径铜管是公称直径(jra)为3分的铜管。小口径铜管的内径是大约7.9mm。弯管523也是铜制的接头,外径为9.52mm,壁厚为0.8mm。
98.(2-2)作为第三流路部、第四流路部以及第五流路部的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图8所示的u字形的第三流路部530、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是一个大口径铜管。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是外径为22.22mm且壁厚为大约1mm的铜管。在本说明书中,
将具有上述外径和壁厚的铜管称为大口径铜管。在日本,大口径铜管是公称直径(jra)为7分的铜管。大口径铜管的内径是大约20mm。
99.第三流路部530是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中从连接部520向上方延伸的部分。第四流路部540是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中将在内部流动的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的部分。第四流路部540具有第一端541和第二端542。第一端541与第三流路部530的上端连接。第二端542位于与第一端541相反一侧的位置。第五流路部550是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中从第四流路部540的第二端542向下方延伸的部分。
100.优选,第四流路部540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高的点与连接有连接部520的排水泵59的连接口59a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4(参照图8)保证为200mm以上。此处,以距离h4达到250~500mm的方式设置排水机构500。
101.(2-3)作为第六流路部、第七流路部以及第八流路部的小口径铜管作为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的铜管是上述小口径铜管。由一个或多个小口径铜管构成的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在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中被设置施工人员手工弯曲以避开存在于建筑物的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的梁等。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在各部分改变高度位置,并最终与将排泄水排出至建筑物的外部的排出用集合管70连接。由于排水泵59对排泄水进行压送,因此,不需要在考虑坡度的情况下进行作为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的小口径铜管的设置。
102.第六流路部560从第五流路部550的下部延伸。由于内径为7.9mm,因此,小口径铜管即第六流路部560的流路面积为大约49mm2。另一方面,由于内径为大约20mm,因此,包括第四流路部45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在内的上述大口径铜管的流路面积为大约314mm2。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的内径为大约20mm,比第六流路部的内径7.9mm大,是第六流路部的内径7.9mm的大约2.5倍。
103.第七流路部570是与第六流路部560连续的小口径铜管的一部分。第七流路部570位于第六流路部560与第八流路部580之间。如图8所示,第七流路部570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低的最低点570a的高度位置h570位于比第六流路部560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的任意一点都低的位置。此外,第七流路部570的最低点570a的高度位置h570位于比排水盘57的上端的高度位置h57低的位置。
104.如图8所示,第八流路部580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的任意一点的高度位置均比第七流路部570的最低点570a的高度位置h570高。第八流路部580位于将排泄水排出至建筑物的外部的排出用集合管70与第七流路部570之间。换言之,第七流路部570的最低点570a是从第五流路部550的下部延伸的小口径铜管(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低的点。第八流路部580通过扩口连接部581与从排出用集合管70延伸的分支管连接。第八流路部580的长度优选为2~4m。
105.(3)特征(3-1)在热水机构500中,第六流路部560等是小口径铜管,因此,具有挠性。因此,容易在天花板背侧的空间90中一边避开障碍物一边进行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进行施工、设置。
106.相反,由于是内径为7.9mm且流路面积为大约49mm2的小口径铜管,因此,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被排泄水埋没(密封)的情况发生较多。在排泄水的产生量较多的时间段,特别是在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被排泄水充满的状态下,排泄水被压送的状态持续。在这样的状态下,若排水泵59停止,则可以设想到从第三流路部530向第六流路部560流动的水会逆流。
107.鉴于此,在排水机构500中采用了下述结构:设置将通过排水泵59压送的排泄水的朝向从向上变为向下的第四流路部540,使第五流路部550从该第四流路部540的第二端542向下延伸,并且使第六流路部560从第五流路部550延伸。此外,由于将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的流路面积(大约314mm2)设得比第六流路部560的流路面积(大约49mm2)大,因此,在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中的至少一者中会形成空气积存部。若在第四流路部540以及/或者第五流路部550中存在空气积存部,那么,即使排水泵59停止,从第三流路部530向第六流路部560流动的水发生逆流这一情况也能够得到抑制。换言之,根据排水机构500,不容易发生排泄水返回至空调室内机12的排水盘57这一现象。
108.另外,在排水机构500中,当通过排水泵59使800cc/分的流量的排泄水流动时,从第四流路部540到第五流路部550能形成大约50cc的空气积存部。空气积存部是在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中被空气充满的空间。
109.(3-2)在排水机构500中设置有第七流路部570,所述第七流路部570具有包括高度位置比排水盘57的上端的高度位置h57低的最低点570a在内的中心线。换言之,在天花板背侧敷设从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向排出用集合管70延伸的小口径铜管(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时,以小口径铜管的一部分比排水盘57的上端的高度位置h57低的方式制作回水湾(trap)。如图8所示,第七流路部570起到所谓回水湾的作用。
110.由于设置有上述第七流路部570,因此,即使排水泵59停止,存在于连接部520、第三流路部530的水的一部分落至排水盘57侧,第四流路部540、第五流路部550的空气积存部略微向排水盘57侧移动,也能够充分地保证该空气积存部与第七流路部570的最低点570a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由此,能够阻止存在于小口径铜管(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的水向排水盘57逆流这一现象。
111.另外,在排水机构500中,以第七流路部570的最低点570a的高度位置h570比排水盘57的上端的高度位置h57低的方式敷设小口径铜管(第六流路部560、第七流路部570以及第八流路部580),然而,有时难以从空调室内机12之外识别排水盘57的上端的高度位置h57。此外,期望,u字形的大口径配管之中的空气积存部与第七流路部570的最低点570a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尽可能大。因此,优选,使第七流路部570的最低点570a降低至比排水盘57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低的位置,进一步地,降低至比空调室内机12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低的位置。
112.(4)变形例(4-1)变形例3a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500中,通过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形成第三流路部530、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不过,作为其替代,也可通过大口径铜管仅形成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通过小口径铜管形成第三流路部530。在该情况下,也在
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中的至少一者中形成空气积存部,水从第六流路部560逆流这一情况得到抑制。
113.(4-2)变形例3b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500中,在包括最低点570a的第七流路部570与排出用集合管70之间设置有第八流路部580。如图8所示,第八流路部580从第七流路部570向斜上方延伸。作为上述结构的替代,第七流路部570也可以是从其最低点570a水平且较长地延伸并与排出用集合管70连接的结构。
114.(4-3)变形例3c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500中,未涉及空调室内机12的排水盘57的尺寸,不过,排水盘57的尺寸与排水泵59以及排水机构500的连接部520~第四流路部540的尺寸之间的关系优选构成为下文中说明的大小关系。
115.如图9所示,将排水盘57的内部容积中的、位于比排水泵59的排泄水吸入口59b的高度位置靠上且位于比排水盘57的侧壁的上端57t的高度位置靠下的部分的容积设为容积q。通常而言,若排水泵59工作,则排水泵59的排泄水吸入口59b大致处于排水盘57的水位。因此,可以说,容积q是排水盘57的内部空间中不存在排泄水而向大气敞开的空间的容积。此外,可以说,容积q是排泄水从排水机构500逆流而返回至排水盘57时能够在排水盘57内保持上述逆流的排泄水的最大容积。
116.在变形例3c中,上述容器q大于图9所示的容积v。反过来说,以使容积q大于容积v的方式来确定排水泵59以及排水机构500的连接部520~第四流路部540的尺寸。容积v是排水泵59的内部容积、排水机构500的连接部520的内部容积、第三流路部530的内部容积、第四流路部540的内部容积中比第四流路部540的流路下表面540b的顶点(最高点)的高度位置低且与第三流路部530连续的部分的容积的总容积。
117.根据该变形例3c的结构,即使在排水泵59发生故障而导致位于图9中的容积v所示的空间的排泄水从排水机构500以及排水泵59逆流而返回至排水盘57的情况下,排泄水也不会从排水盘57溢出。此外,根据变形例3c的结构,即使使用未内置止回阀的排水泵作为排水泵59,也不会发生下述不良状况:由于排水泵59停止时从排水机构500以及排水泵59逆流而来的排泄水,排泄水从排水盘57溢出。
118.(4-4)变形例3d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水机构500中,通过u字形的大口径铜管形成第三流路部530、第四流路部540以及第五流路部550。作为这些的替代,也可将采用图10所示的第三流路部630、第四流路部640以及第五流路部650的排水机构600与排水泵59连接。在图10所示的排水机构600中,与上述变形例3c相同地,排水盘57的内部容积中的、位于比排水泵59工作时的排水盘57的水位(排水泵59的排泄水吸入口59b的高度位置)靠上且比排水盘57的侧壁的上端57t的高度位置靠下的部分的容积是容积q。
119.在变形例3d中,上述容器q大于图10所示的容积v1。反过来说,以容积v1小于容积q的方式确定排水泵59以及排水机构600的连接部520~第三流路部630的尺寸和连接部640的形状。容积v1是排水泵59的内部容积、排水机构600的连接部520的内部容积、第三流路部630的内部容积、第四流路部640的内部容积中比第四流路部640的流路下表面的最高点的高度位置低且与第三流路部630连续的部分的容积的总容积。不过,在变形例3d中,在第四
流路部640的内部容积中不存在比第四流路部640的流路下表面的最高点的高度位置低且与第三流路部630连续的部分,该部分的容积为零。
120.根据该变形例3d的结构,即使在位于图10中容积v1所示的空间的排泄水从排水机构600以及排水泵59逆流而返回至排水盘57的情况下,排泄水也不会从排水盘57溢出。
121.此外,在变形例3d中,以排水机构600的第五流路部650的内部空间中的、图10中以阴影线示出的部分的容积v2大于容积v1的方式确定各部分59、520、630、650的配管尺寸等。第五流路部650的内部空间中的、图10中以阴影线示出的部分是在排水泵59动作而使得排泄水从排水盘57排出至排水机构600的状态下不会构成排泄水的流路而积存有空气的空间。上述空间的容积v2大于上述容积v1,因此,即使发生了从排水机构600向排水盘57的逆流,也几乎不会发生排泄水从排水盘57溢出的事态。
122.(附记)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态和细节的多种变更。符号说明
123.12空调室内机57排水盘59排水泵60排水机构62a连接部64第一流路部64c第一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64t第一流路部的最高点65折返部65a第一端65b第二端65c折返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65t折返部的最高点68第二流路部68c第二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68t第二流路部的最高点68c弯曲部70排出用集合管(排出流路)160排水机构162连接部164第一流路部165容器(折返部)165a第一端165b第二端165c切换构件
165d消音构件260排水机构265容器(折返部)265a第一端265b第二端265c容器的上部(弹性构件)500排水机构520连接部530第三流路部540第四流路部541第四流路部的第一端542第四流路部的第二端550第五流路部560第六流路部570第七流路部570a第七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低的最低点580第八流路部h57排水盘的上端的高度位置h570第七流路部的内部流路的中心线中高度最低的最低点的高度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12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3177号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