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加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加热组件,解决了现有的电热水器易造成能源损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水加热组件,包括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电热水器包括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出水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的第一支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支管、第二出水管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的第一支管上安装有温度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的外壁上套设固定有珍珠岩保温管,达到了减小能源损失的目的。
【专利说明】
一种水加热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热水器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
[0003]因为节能环保的关系,如今在一般家庭中都会选用太阳能热水器,但是为了适应阴雨天,所以都还会另外安装电热水器,在太阳能无法达到合适温度时对水加热,继而从水龙头中导出使用。但是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无法充分地利用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水加热组件,通过将第一支管和第二进水管连通,使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流进电热水器进行加热,达到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加热组件,包括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电热水器包括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的第一支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支管、第二出水管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的第一支管上安装有温度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的外壁上套设固定有珍珠岩保温管。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阴雨天存放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也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将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进入到电热水器中进行加热时,电热水器将水加热到特定的温度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小于直接将冷水加热,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能源,通过珍珠岩保温管的设置,对第一、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一、第二出水管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使得水从太阳能热水器流到电热水器的过程中,不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损耗,从而给进一步利用了能源;通过温度计,可以使人们直接观测到第一支管内的水温。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防腐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腐层的设置,第一、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一、第二出水管不易被水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珍珠岩保温管背对防腐层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保温管。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保温管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第一、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一、第二出水管的保温性,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水在管道中流通时的能量损耗。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保温管背对珍珠岩保温管的一侧固定有第二保温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保温管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第一、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一、第二出水管的保温性,进一步减小了水在管道中流通时的能量损耗。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保温管中开设有隔热空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空腔的开设,减弱了第一保温管的导热性,从而增加了第一保温管的隔热性,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水在管道中流通时的能量损耗。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热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棉。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棉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第一保温管的隔热性,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水在管道中流通时的能量损耗。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保温管采用玻璃棉制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棉具有较好的保温绝热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发生腐蚀,进一步提升了对第一、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一、第二出水管的保护性。
[00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由于在阴雨天时,还是有较为微弱的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热水器上,对存储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进行加热,使水具有一定的温度,较冷水而言温度要高,将这部分的水进入到电热水器中进一步加热,能够减小能源的消耗,而水通过第一、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一、第二出水管时,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进一步减小了能量的损耗,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能源的消耗,达到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2]图2为管体的结构不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水龙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太阳能热水器;11、太阳能热水器本体;12、第一进水管;13、第一出水管;131、第一支管;132、第二支管;2、电热水器;21、电热水器本体;22、第二进水管;23、第二出水管;3、温度计;4、阀门;5、水龙头;61、管体;62、珍珠岩保温管;63、第一保温管;64、隔热空腔;65、隔热棉;66、第二保温管;7、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加热组件做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加热组件,包括电热水器2和太阳能热水器i,太阳能热水器i包括太阳能热水器本体11、第一进水管12以及第一出水管13,冷水由第一进水管12进入到太阳能热水器本体11中进行加热,继而通过第一出水管13导出。
[0027]第一出水管13包括第一支管131和第二支管132,第二支管132上设置有阀门4。第一支管131上固定有一个温度计3。
[0028]电热水器2包括电热水器本体21、第二进水管22以及第二出水管23。第一支管131和第二进水管22连通。第二出水管23和第二支管132连通。阀门4置于第二出水管23和第二支管132的连接处与第一支管131、第二支管132的连接处之间。
[0029]第一进水管12、第一支管131、第二支管132、第二进水管22、第二出水管23均为圆筒状的管体61,管体61铁合金制成。
[0030]管体61的内壁上固定有防腐层7,防腐层7为生漆,生漆的厚度为10mm。生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涂料,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0031]管体61的外壁上套设并固定有珍珠岩保温管62,珍珠岩保温管62由珍珠岩膨胀而成,具有若干个气泡,气泡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从而能够减小水经过管体61时的能量损耗。
[0032]珍珠岩保温管62背对防腐层7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保温管63,第一保温管63是由碳纤维制成的管道,具有拉伸强度高、耐腐蚀性、抗震形、抗冲击性的良好性能,第一保温管63中开设有若干个隔热空腔64,在隔热空腔64中填充有隔热棉65,隔热棉65为玻璃棉。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玻璃棉是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形成棉状的材料,是一种无机质纤维,具有体积密度小、热导率祗、保温绝热、吸音性能好、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性的特性。
[0033]第一保温管63背对珍珠岩保温管6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保温管66,第二保温管66也采用玻璃棉制成。
[0034]使用时,将冷水由第一进水管12进入到太阳热水器本体中进行加热,当遇到阴雨天时,由于太阳光较为微弱,但是还是会对水具有一定的加热功能,使水较冷水具有较高的温度,继而将水由第一支管131、第二进水管22进入到电热水器本体21中进一步加热,使加热后的热水达到特定的温度后,经过第二出水管23进入到水龙头5中;当打开阀门4时,即可将水直接进入到水龙头5中,与热水混合,避免因水温过高而造成的不便。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水加热组件,包括电热水器(2)和太阳能热水器(i),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i)包括第一进水管(12)和第一出水管(13),所述的电热水器(2)包括第二进水管(22)和第二出水管(23),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出水管(13)包括第一支管(131)和第二支管(132),所述的第一支管(131)与第二进水管(22)连接,所述的第二支管(132)、第二出水管(23)与水龙头(5)连接,所述的第一支管(131)上安装有温度计(3),所述的第一进水管(12)、第一出水管(13)、第二进水管(22)以及第二出水管(23)的外壁上套设固定有珍珠岩保温管(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进水管(12)、第一出水管(13)、第二进水管(22)以及第二出水管(23)的内壁上设置有防腐层(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珍珠岩保温管(62)背对防腐层(7)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保温管(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保温管(63)背对珍珠岩保温管(6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保温管(6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保温管(63)中开设有隔热空腔(6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空腔(64)内填充有隔热棉(6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保温管(66)采用玻璃棉制成。
【文档编号】f24j2/46gk205717970sq20162066064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王键
【申请人】江苏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