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低噪音切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药机,特别是一种低噪音切药机,它主要适用于(中)药材的前加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切药机结构如图1、图2所示,它主要包括电机及传动装置i、切药装置ii’、棘轮棘爪机构iii’、机架iv’、齿轮箱10’、偏心轮箱4’、偏心距调节装置6’及连杆7’,电机驱动偏心轮箱4’,偏心轮调节装置6’分别与偏心轮箱4’及连杆7’相连,棘轮棘爪机构iii中的棘轮9’是只能作单向旋转的,它的转动是靠连杆7’推动棘爪8’来实现的,而连杆7’与棘爪8’的反向运劝则不能也带着承担着一定的摩擦阻力的棘轮9’转动,因此棘轮9’只能作单向转动。当偏心轮5’作圆周动运时,连轩7’作左右往复运动,棘爪8’能绕着铰点13’作小角度的摆动,而带轮12’作有级的步进式转动。使用时,装药机架iv’中的承切带1’在其驱动轮的作用下将药材运送到刀架2’处进行切断加工,驱动轮的转轴是通过一个传动装置i’与穿过齿轮箱10’短轴11’相联接的,短轴11’也同时是棘轮9’的轴,当电机驱动的偏心轮箱4’的一端伸出偏心轮9’转动时,连杆7’将往复运动传递给棘爪8’,从而驱动棘轮9’转动。但在棘爪8’后退时就会产生极高的噪音,其最高可达80分贝。3’为出料斗,6’为偏心轮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切药机的噪音,以达到低噪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电机及传动装置、切药机构、机架的基础上,设置有超越离合器及摇臂,超越离合器与摇臂相连,摇臂的另一端与连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超越离合器可以由套筒、圆柱体、小圆柱及弹簧组成,套筒与圆柱体滑动配合,圆柱体上开有槽,该槽内安装有小圆柱和弹簧。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时噪音低。
图1为现有切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棘轮棘爪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越离合器及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电机及传动装置i、切药装置ii、机架iv及超越离合器v、摇臂14组成,除超越离合器v及摇臂14取代了原棘轮棘爪机构外,其它结构与原切药机基本相同,因此原切药机的高速切药的性能保持不变。
本实施例中的超越离合器v可以由套筒15、圆柱体16、小圆柱17及弹簧18组成,其中超越离合器v为单向离合器。在连杆7两端分别连有偏心距调节装置6和摇臂14,摇臂14的另一端与超越离合器v相连,套筒15与圆柱体16滑动配合,圆柱体16上开有槽19,槽19内安装有小圆柱17和弹簧18。当套筒15(本实施例中为圆筒形)作顺时针转动时,由于小圆柱17被越卡越紧,因此导致了套筒15与圆柱体16同步作顺时针转动而如果套筒15作逆时针的转动,则由于小圆柱17始终不能带着圆柱体16一起转动,因此圆柱体16将停止不动。一旦套筒15又作顺时针转动时,由于弹簧18的作用,使得小圆柱17处于随时都能使套筒15与圆柱体16卡住的状态下,因而圆柱体16能立即作出反应跟着套筒15作顺时针的转动。这样,当偏心轮5带着连杆7作往复运劝后,与套筒15联成一体的摇臂14将与套筒15一起绕着套筒15的回转中心作来回的摆动,而这又导致了圆柱体16作顺时针的缓慢脉动式转动。如果能改变偏心轮5的偏心距,也就可以改变连杆7的运动幅度,也就是说可以改变圆柱体16的转速,虽然此时偏心轮5的转速并改有改变。
可见超越离合器v是一种可以改变每次转动角度的单向转动离合器它不但可以承担现有技术中棘轮棘爪机构的全部工作任务,甚至能使运动的传递更为精确,最重要的是能消除棘轮棘爪机构在动行时的噪音。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超越离合器v结构组成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
权利要求1.一种低噪音切药机,包括电机及传动装置、切药装置、偏心轮箱、偏心距调节装置、齿轮箱及机架,电机驱动偏心轮箱,偏心轮箱与偏心距调节装置相连,其特征是设置有超越离合器(v)及摇臂(14),超越离合器(v)与摇臂(14)相连接,摇臂(14)的另一端与连杆(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切药机,其特征是所说的超越离合器(v)可以由套筒(15)、圆柱体(16)、小圆柱(17)及弹簧(18)组成,套筒(15)与圆柱体(16)滑动配合,圆柱体(16)上开有槽(19),槽(19)由安装有小圆柱(17)和弹簧(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中)药材前加工的低噪音切药机。现有技术中的切药机噪音太大,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机、传动装置、切药装置、偏心轮箱、偏心距调节装置、齿轮箱及机架的基础上,设置有超越离合器及摇臂,超越离合器与摇臂相连接,摇臂的另一端与连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时噪音低。
文档编号a61j3/00gk2527273sq0220613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8日
发明者朱政荣 申请人:朱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