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香烟替代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模仿香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香烟相似的烟雾、味道和感觉,因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随着吸烟进入使用者体内,对使用者及身边的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气溶胶生成装置时通过将化学物质及各种调味剂制成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产生烟雾,通过控制烟油成份达到控制尼古丁含量,所以,主要用于替代香烟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得到迅速的推广使用。
3.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主要包括气溶胶生成机构和电源控制机构两部分,气溶胶生成机构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烟雾发生装置,电源控制机构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装置,气溶胶生成机构与电源控制机构连接后,通电即可吸食。具体的,气溶胶生成机构包括雾化组件、储油仓和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贯穿雾化组件,而雾化组件的雾化仓与储油仓经雾化组件的导油件接通,在储油仓内注满烟油时,烟油会经导油件导出,供高温雾化。
4.通常,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即为气溶胶生成机构和电源控制机构两部分可拆卸,当气溶胶生成机构内的烟油吸食完之后,可向气溶胶生成机构内重复注油吸食,直至气溶胶生成机构或电源控制机构损坏即可更换丢弃。封闭式即为当气溶胶生成机构的烟油吸食完之后,不可向气溶胶生成机构内重复注油吸食,气溶胶生成机构只能丢弃。而封闭式又包括气溶胶生成机构和电源控制机构两部分可拆卸与不可拆卸两种,可拆卸时,仅将气溶胶生成机构丢弃,将电源控制机构保留即可;不可拆卸时,需将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丢弃。开放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烟油吸食完之后,可向气溶胶生成机构内重复注射烟油,但是会造成漏油和影响口感;封闭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烟油吸食完之后需丢弃部分或整体丢弃,虽然保持了稳定良好的口感,但是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保持稳定良好的吸食口感、且不漏油,又能保留电池的可重复利用和通配性,降低使用者使用成本和避免资源浪费的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6.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气溶胶生成机构和电源控制机构,所述气溶胶生成机构与所述电源控制机构相适配,所述电源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组件、蓄电池和控制主板,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控制主板之间电连接、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内,所述控制主板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源控制机构与所述气溶胶生成机构之间的通断电;所述蓄电池可拆卸更换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内。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组件和气溶胶生成组件,所
述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第二外壳、座体和底壳,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座体配合使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形成有相分隔的储油腔和气溶胶生成腔,所述气溶胶生成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腔内,所述底壳盖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一端,且所述底壳伸出于所述第二外壳一侧,所述第二外壳侧部与所述伸出于第二外壳的底壳配合形成容置槽,所述电源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气溶胶生成组件与所述电源控制机构电连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内壳、金属连接件、底盖和端盖,所述第一外壳、金属连接件和第一内壳从外向内依次套设设置,且所述底盖和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两端,所述第一内壳中部形成电池腔,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腔内,且所述蓄电池两端分别接触所述底盖和端盖。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主板固定于所述底盖,所述控制主板设置有一金属弹片与所述蓄电池一端接触,所述端盖与所述金属连接件紧固、且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电极,所述控制开关和电极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且所述气溶胶生成机构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为气动开关,所述气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背离所述蓄电池的一侧,且所述气溶胶生成机构与所述底盖之间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容置于所述座体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动开关、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外部连通。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两端的吸嘴端、敞口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分隔管,所述座体经所述敞口端插入所述第二外壳内,且所述气溶胶生成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隔管和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分隔管与所述气溶胶生成组件和所述座体装配后将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分隔为储油腔、气溶胶生成腔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气溶胶生成腔、第二气流通道和吸嘴端依次连通。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密封座和底座,所述密封座设置于远离所述吸嘴端的储油腔内,靠近所述吸嘴端的储油腔内还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储油腔内填充有储油体。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组件包括支架、导油元件和发热元件,所述导油元件包覆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导油元件插设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座,所述支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分隔管,所述发热元件伸出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机构容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机构内,且所述底壳固定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底盖固定设置有第二磁吸件,所述气溶胶生成机构与所述电源控制机构经所述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磁吸。
16.上述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7.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设置封闭式的气溶胶生成机构,即将气溶胶生成机构内的烟油与气溶胶生成组件之间的口感、烟雾量等调至最佳,且设置为不可重复注油,有利于保持稳定良好的吸食口感,且不漏油,可避免漏出的烟油等液体腐蚀电源控制机构;而电源控制机构内的电源为蓄电池,该蓄电池可与电源控制机构拆卸设置,而且蓄电池可为市场通用的蓄电池,无需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特制的蓄电池,可在蓄电池内电量未耗尽时,将蓄电池取出,用于其他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或是用电设备,避免了电池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使用者使用
成本;也可在蓄电池电量耗尽时任意更换市场采购的蓄电池,无需特制电池即可保证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正常使用,电池的通配性可使得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溶胶生成机构与电源控制机构分解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视图;
21.图4为本发明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请参阅图1、图2,该可更换电池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气溶胶生成机构10和电源控制机构20,气溶胶生成机构10与电源控制机构20相适配,其中,电源控制机构20控制气溶胶生成机构10、且为气溶胶生成机构10提供电源,气溶胶生成机构10在与电源控制机构20通电时,使用气溶胶生成机构10即可产生气溶胶。
28.具体的,请参阅图3,电源控制机构20包括第一壳体组件22、蓄电池24和控制主板26,蓄电池24和控制主板26之间电连接、且均设置于第一壳体组件22内,控制主板26设置有控制开关262,控制开关262控制电源控制机构20与气溶胶生成机构10之间的通断电;蓄电池24可拆卸更换地设置于第一壳体组件22内。
29.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设置封闭式的气溶胶生成机构10,即将气溶胶生成机构10内的烟油与气溶胶生成组件12之间的口感、烟雾量等调至最佳,且设置为不可重复注油,有利于保持稳定良好的吸食口感,且不漏油,可避免漏出的烟油等液体腐蚀电源控制机构20;而电源控制机构20内的电源为蓄电池24,该蓄电池24可与电源控制机构20拆卸设置,而且蓄电池24可为市场通用的蓄电池24,无需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特制的蓄电池24,可在蓄电池24内电量未耗尽时,将蓄电池24取出,用于其他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或是用电设备,避免了电池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使用者使用成本;也可在蓄电池24电量耗尽时任意更换市场采购的蓄电
池24,无需特制电池即可保证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正常使用,电池的通配性可使得使用更方便。
30.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机构10包括第二壳体组件11和气溶胶生成组件12,第二壳体组件11包括第二外壳112、座体114和底壳116,第二外壳112与座体114配合使第二外壳112内部形成有相分隔的储油腔13和气溶胶生成腔14,气溶胶生成组件12设置于气溶胶生成腔14内,底壳116盖设于第二外壳112一端,且底壳116伸出于第二外壳112一侧,第二外壳112侧部与伸出于第二外壳112的底壳116配合形成容置槽118,电源控制机构20设置于容置槽118内、且气溶胶生成组件12与电源控制机构20电连接。即第二外壳112内形成的储油腔13和气溶胶生成腔14分别用于储油和生成气溶胶,可以是储油腔13围设于气溶胶生成腔14,也可以是储油腔13与气溶胶生成腔14左右设置;当然,储油腔13与气溶胶生成腔14之间设置有通孔,以使气溶胶生成组件12可吸附储油腔13内的烟油,供气溶胶生成组件12通电发热后加热烟油形成气溶胶。第二壳体组件11呈“l”型设置,第二外壳112与底壳116垂直设置成l的两条边,第二壳体的侧部与底壳116配合形成的容置槽118可容置电源控制机构20,气溶胶生成机构10与电源控制机构20左右排布,使用时,气溶胶生成机构10内形成的冷凝液、带出的烟油等不会直接流出至电源控制机构20,避免了冷凝液对控制主板26的腐蚀,有利于提高控制主板26的使用寿命。
31.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组件22包括第一外壳222、第一内壳224、金属连接件226、底盖228和端盖229,第一外壳222、金属连接件226和第一内壳224从外向内依次套设设置,且底盖228和端盖229分别设置于第一外壳222两端,第一内壳224中部形成电池腔,蓄电池24设置于电池腔内,且蓄电池24两端分别接触底盖228和端盖229。即电源控制机构20的第一壳体组件22中部形成电池腔,蓄电池24容置于电池腔内。
32.其中,控制主板26固定于底盖228,控制主板26设置有一金属弹片264与蓄电池24一端接触,端盖229与金属连接件226紧固、且金属连接件226与控制主板26连接。具体的,金属连接件226一端连接端盖229,另一端连接控制主板26,而控制主板26设置有一金属弹片264凸出于电池腔底部,蓄电池24容置于电池腔内,蓄电池24的整机和负极分别抵触端盖229和金属弹片264,也即端盖229、金属连接件226、金属弹片264和蓄电池24形成一个完整回路。
33.控制主板26还包括控制电路板266和电极268,控制开关262和电极268均与控制电路板266连接;且气溶胶生成机构10与电极268电性连接。即控制电路板266经控制开关262控制电路的通断,从而控制蓄电池24与气溶胶生成机构10之间的电流通断。
34.具体的,控制开关262为气动开关,气动开关设置于控制电路板266背离蓄电池24的一侧,且气溶胶生成机构10与底盖228之间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15,第一气流通道15容置于座体114与底壳116之间,第一气流通道15连通气动开关、且第一气流通道15与外部连通,更进一步的,第一气流通道15与气动开关之间可设置触发通道,气流从外部进入后,一部分可流进触发通道触发气动开关,另一部分流进第一气流通道15供形成气溶胶所需。使用时,在吸嘴1122端吸气,即可促使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部的气流流通,气流从外部流进第一气流通道15,根据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通道设置,一部分气流触发气动开关,另一部分直接流进气溶胶生成腔14供生成气溶胶所需,气动开关感知到气流负压后即可打开,使蓄电池24与气溶胶生成组件12电连通。在吸嘴1122端吸气时,即可快速触发气动开关,使气溶胶生成组
件12通电发热产生高温,从而使气溶胶生成组件12高温雾化烟油形成气溶胶,供使用者吸食。而设置第一气流通道15有利于确保气流的流量大小和气流的方向,从而保证气溶胶产生量的稳定和吸食口感的稳定。
35.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112包括设置于第二外壳112两端的吸嘴1122端、敞口端以及设置于第二外壳112内部的分隔管16,座体114经敞口端插入第二外壳112内,且气溶胶生成组件12两端分别与分隔管16和座体114连接;分隔管16与气溶胶生成组件12和座体114装配后将第二外壳112内部分隔为储油腔13、气溶胶生成腔14和第二气流通道17,第一气流通道15、气溶胶生成腔14、第二气流通道17和吸嘴1122端依次连通。即分隔管16与气溶胶生成组件12插接配合之后,贯穿第二外壳112与座体114适配后形成的腔体,且将该腔体分隔成储油腔13、气溶胶生成腔14和第二气流通道17。分隔管16与气溶胶生成组件12插接后的外部即为储油腔13;分隔管16与气溶胶生成组件12插接后的内部即为气溶胶生成腔14和第二气流通道17,且气溶胶生成组件12段为气溶胶生成腔14、分隔管16段为第二气流通道17。当在吸嘴1122端吸气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时,气流从外部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5,再进入气溶胶生成腔14,气溶胶生成组件12吸附的烟油经高温雾化后形成的气溶胶与气流在气溶胶生成腔14混合后,一起进入第二气流通道17,最后流入吸嘴1122端供使用者吸食。
36.其中,气溶胶生成组件12包括支架122、导油元件124和发热元件126,导油元件124包覆发热元件126,导油元件124插设固定于支架122,支架122一端固定于密封座,支架122另一端插接于分隔管16,发热元件126伸出于座体114与电极268电连接。具体的,支架122在与分隔管16插接的一端开设有槽体,包覆发热元件126的导油元件124经槽体嵌设于支架122中空内部,且导油元件124经槽体伸出部分与烟油直接接触。槽体一方面可以方便手持导油元件124安装,另一方面可方便导油元件124与烟油直接接触导油。分隔管16在与气溶胶生成组件12插接的一端可以设置槽体配合伸出于支架122的导油元件124,也可以不设置槽体。同时,支架122壁面还可设置导油孔使导油元件124与烟油接触。
37.进一步的,支架122可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槽体,也可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油孔,槽体和导油孔均中心对称设置,有利于烟油进入气溶胶生成组件12时保持烟油量均衡,可避免气溶胶生成组件12因烟油分布不均导致被烧糊的现象。其中,导油元件124可以是导油棉,发热元件126可以是发热丝。
38.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座体114包括密封座1142和底座1144,密封座1142设置于远离吸嘴1122端的储油腔13内,靠近吸嘴1122端的储油腔13内还设置有密封盖119,储油腔13内填充有储油体。因分隔管16与吸嘴1122端和支架122与座体114端均为插接设置,设置密封盖119和密封座1142可进一步密封插接后可能存在的间隙,增强密封性能,避免出现漏油的情况。而储油腔13内填充储油体储存烟油,储油体可直接将烟油吸附饱和之后存储,避免流动的液体烟油出现,进一步避免了漏油情况的发生。
39.电源控制机构20容置于气溶胶生成机构10内,且底壳116固定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8,底盖228固定设置有第二磁吸件28,气溶胶生成机构10与电源控制机构20经第一磁吸件18与第二磁吸件28磁吸。
4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